課外文言文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賞析(含翻譯)
原文:
兵戈不見老萊衣,歎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一江一 寒樹影希
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翻譯:
烽火四起,干戈遍地,我已看不到像春秋隱士老萊子那種綵衣娛親的人了,不由感歎人世滄桑、世事多變。
戰亂不休,流落他鄉的我已好久沒有和弟妹聯繫了,如今更無處可尋他們了。
你離家多日,此次去一江一 東探親,而那一帶現在又不大太平,你去何處尋訪家人呢?
我彷彿聽到你途經幽靜的黃牛峽時,灘上洶湧的一江一 水發出不絕的回聲,而眼前白馬一江一 畔寒風吹骨、樹影稀疏。
朋友啊,此次一別,我們應各自努力,珍重前程,可惜我們不能實現同返故里的願望。
賞析:
這首七律,寫於唐肅宗761年(上元二年)深秋,當時杜甫在成都。
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史朝義逆勢正熾。
一江一 東(長一江一 下游)一帶雖未遭受兵禍,但九月間一江一 淮發生大饑荒,再加上統治者嚴加盤剝,於是暴動四起,餓殍遍野。
此詩是詩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馬一江一 畔送韓十四去一江一 東探親時寫的,在深沉的別情中流露出蒿目時艱、憂心國難的浩茫心事。
詩發端即不凡,蒼勁中蘊有一股鬱抑之氣。
詩人感歎古代老萊子綵衣娛親這樣的美談,然而在他這個時候,干戈遍地,已經很難找到。
這就從側面扣住題意「覲時,並且點示出背景。
第二句,詩的脈絡繼續沿著深沉的感慨向前發展,突破「不見老萊衣」這種天倫之情的範圍,而著眼於整個時代。
安史之亂使社會遭到極大破壞,開元盛世一去不復返了。
詩人深感人間萬事都已顛倒,到處是動亂、破壞和災難,不由發出了聲聲歎息。
「萬事非」三字,包容著巨大的世上滄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間悲劇,表現出詩人深厚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三、四兩句,緊承「萬事非」而來,進一步點明題意。
送友人探親,不由勾起詩人對骨肉同胞的懷念。
在動亂中,詩人與弟妹長期離散,生死未卜,有家等於無家,這也正是「萬事非」中的一例。
相形之下,韓十四似乎幸運得多了。
可是韓十四與父母分手年久,一江一 東一帶又不太平,「訪庭闈」恐怕也還有一番周折。
所以詩人用了一個搖曳生姿的探問句,表示對韓十四此行的關切,感情十分真摯。
同時透露出,由於當時正是亂世,韓十四的前途也不免有渺茫之感。
這一聯是前後相生的流水對,從詩人自己的「無家尋弟妹」,引出對方的「何處訪庭闈」,賓主分明,寄慨遙深,有一氣流貫之妙。
韓十四終於走了。
五、六兩句,描寫分手時詩人的遐想和悵惘。
詩人佇立白馬一江一 頭,目送著韓十四登船解纜,揚帆遠去,逐漸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間了,他還在凝想入神。
韓十四走的主要是長一江一 水路,宜昌西面的黃牛峽是必經之乘地。
這時詩人的耳際似乎響起了峽下黃牛灘的流水聲,其中白馬一江一 頭的景色乃是實景,而黃牛峽則是作者想像之中的虛景,虛實相生,飽含作者對友人的惜別之情。
水聲迴響不絕,韓十四坐的船也就越走越遠,詩人的離情別緒,也被曲曲彎彎牽引得沒完沒了。
一個「靜」字,越發突出了灘聲汩汩,如在讀者目前。
這是以靜襯動的手法,寫得十分傳神。
等到詩人把離思從幻覺中拉回來,才發現他依然站在二人分袂之地。
只是一江一 上的暮靄漸濃,一陣陣寒風吹來,砭人肌骨。
稀疏的樹影在水邊掩映搖晃,秋意更深了。
一種孤獨感驀然向詩人襲來。
此二句一縱一收,正是大家手筆。
別緒隨船而去,道出綿綿情意;突然收回,景象更覺悵然。
此情此景,催人淚下。
尾聯更是餘音裊裊,耐人咀嚼。
出句是說,分手不宜過多傷感,應各自努力,珍重前程。
「此別」,總括前面離別的情景;「各」字,又雙綰行者、留者,也起到收束全詩的作用。
對句意為,雖說如此,只怕不能實現同返故鄉的願望。
韓十四與杜甫可能是同鄉,詩人盼望有一天能和他在故鄉重逢。
但是,世事茫茫難卜,這年頭誰也說不準。
詩就在這樣欲盡不盡的誠摯情意中結束。
「猶恐」二字,用得很好,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擔憂,與「歎息人間萬事非」前後呼應,意味深長。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不落專寫「淒悽慼戚」之情的俗套。
詩人筆力蒼勁,伸縮自如,包容國難民憂,個人遭際,離情別緒深沉委婉,是送別詩中的上乘之作。
[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