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李商隱《二月二日》賞析(含翻譯)
《二月二日》作者為唐代文學家李商隱。
其全文詩詞如下:
二月二日一江一 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簷夜雨聲。
【譯文】
二月二日,是蜀中的踏青節,我獨自漫步在一江一 邊。
沐浴著一溫一 暖的春日、和煦的春風,我聽到遠處傳來悠揚的笙歌。
在這早春啊,花朵吐出了花蕊,細長如須;柳樹長出了嫩葉,細小如眼,各自可愛無比。
岸邊,紫蝶和黃蜂在花柳間穿梭追逐,纏一綿 多情。
客居異鄉,我多想回到萬里之隔的家鄉啊,過著陶淵明那樣的隱居生活。
可如今,三年來我卻一直在柳營任事,不曾回鄉。
新灘碧波蕩漾,流水淙淙。
它們不能理解我的羈旅愁思之情,那盈耳不絕的流水聲,聽起更像午夜時簷上滴落的淒淒風雨聲。
【鑒賞】
蜀中風俗,二月二日為踏青節。
詩的首句「二月二日一江一 上行」,點明踏青節一江一 上春遊。
次句「東風日暖聞吹笙」,寫一江一 行遊春的最初感覺和印象。
和煦的東風,一溫一 暖的旭日,都散發著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聲,也似乎帶著春回大地的暖意。
笙簧畏潮濕,天寒吹久則聲澀不揚,須以微火香料暖笙。
東風日暖,笙自然也簧暖而聲清了。
「聞吹笙」和「東風日暖」分別從聽覺和感覺寫出了踏青一江一 行的感受——到處是暖洋洋的春意。
頷聯寫一江一 上**。
如果說首聯還是描寫剛接觸外界事物時一種自然的感受,這一聯則是有意尋春、賞春了。
花、柳、蜂、蝶,都是春天最常見的事物,是春天生命與活力的標誌,紅(花)、綠(柳)、黃、紫,更寫出了春天絢爛色彩。
但這一聯不僅抒寫詩人對美麗**的流連陶醉,而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而觸動的傷感。
「無賴」即「無心」,與「有情」相對。
花、柳是沒有人的感覺和感情的事物,它只按自然規律行事,春天來了,便吐蕊、長葉,在東風旭日中顯示出生命的活力,散發著春天的氣息,而不顧人的悲歡哀樂,故源「無賴」。
蜂、蝶是有生命的動物,春到人間,穿花繞柳,翩翩飛舞,像是滿懷喜悅宣告著春天的來臨,故說「有情」。
然而,不管是無心的花柳,還是有情的蜂蝶,它們作為**的標誌,生命活力的象徵,又都和失去了生命春天的詩人形成鮮明對照。
「無賴者自無賴,有情者自有情,於我總無與也」(姚培謙《李義山詩箋注》),其實還不止是「無與」,而且是一種刺激。
細味「各」字、「俱」字,不難發覺其中透露出的隱痛。
詩人寫一江一 間**,寫物遂其情,正是為了要反襯出自己的沉一淪 身世與淒苦心境。
何焯說:「前半逼出憶歸,如此濃至,卻使人不覺」。
這「不覺」正是詩的蘊藉處。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