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駱賓王《在獄詠蟬·並序》原文、翻譯、賞析
駱賓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
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一陰一,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
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
候時而來,順一陰一陽一之數;應節為變,審藏用之機。
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
僕失路艱虞,遭時徽纆。
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
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
感而綴詩,貽諸知己。
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余聲之寂寞。
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韻譯】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牆外,是受案聽訟的公堂,那裡有數株古槐樹。
雖然能看出它們的勃勃生機,與東晉殷仲文所見到的槐樹一樣;但聽訟公堂在此,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樹下斷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一陽一光傾斜,秋蟬鳴唱,發出輕幽的聲息,淒切悲涼超過先前所聞。
難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蟲響比以前聽到的更悲?唉呀,蟬聲足以感動人,蟬的德行足以象徵賢能。
所以,它的清廉儉信,可說是稟承君子達人的崇高品德,它蛻皮之後,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等待時令而來,遵循自然規律;適應季節變化,洞察隱居和活動的時機。
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視;有翼能高飛卻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渾濁而改變自己本質。
在高樹上臨風吟唱,那姿態聲韻真是天賜之美,飲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潔身自好深怕為人所知。
我的處境困憂,遭難被囚,即使不哀傷,也時時自怨,像樹葉未曾凋零已經衰敗。
聽到蟬鳴的聲音,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經上報;但看到螳螂欲捕鳴蟬的影子,我又擔心自身危險尚未解除。
觸景生情,感受很深,寫成一詩,贈送給各位知己。
希望我的情景能應鳴蟬徵兆,同情我像微小秋蟬般飄零境遇,說出來讓大家知道,憐憫我最後悲鳴的寂寞心情。
這不算為正式文章,只不過聊以解憂而已。
深秋季節西牆外寒蟬不停地鳴唱,蟬聲把我這囚徒的愁緒帶到遠方。
怎堪忍受正當玄鬢盛年的好時光,獨自吟誦白頭吟這麼哀怨的詩行。
露重翅薄欲飛不能世態多麼炎涼,風多風大聲響易沉難保自身芬芳。
無人知道我像秋蟬般的清廉高潔,有誰能為我表白冰晶玉潔的心腸?
【賞析】
這首詩前有一段序,而現在通行的一些唐詩選本往往只錄詩,對序則棄而不錄。
其實這段序文與詩是一有機整體,詩中比興寓意,亦即自然之物與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鋪敘直言為前提的。
欲解二者契合之妙,不可不讀這首詩的序。
可以說這是一篇簡短而一精一美的駢文,是一篇很有情致的抒情小說。
詩人在這段序文中敘說了自己作詩的緣起,敘說了蟬的形態、一習一 性及美德,抒發了自己「失路艱虞,遭時徽纆」的哀怨之情。
詩人首先從禁所的古槐寫起,運用晉代殷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時召公明察獄訟的典故,表達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司明察的心願。
然後,寫聞蟬鳴生悲感,「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乎前聽」,以反問的語句把蟬與己、心與物聯繫在一起。
以擬人的筆法鋪敘蟬的美德、從蟬的形態一習一 性寫起,寫蟬適應季節的變化,隨季節、氣候的變化而出現;寫蟬翼甚薄,蟬目常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詩人謂之具有「君子達人之高行」。
因為蟬有這樣的美德,所以詩人才引蟬自喻,以蟬為自己的人格化身。
劉勰《文心雕龍·物色》云:「情以物遷,辭以情發。
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
駱賓王以蟬喻己,顧影自憐,正是感物聯類,情以物遷。
從駱賓王作於同時期的《螢火賦序》中也可印證此論斷:「物有感而情動,跡或均而心異。
響必應之於同聲,道固從之於同類。」
詩人的體驗說明了感物生情的道理,人的審美心理結構與自然之物的某種同構對應。
詩人詠蟬之妙,不僅在於符合同構對應的原理,而且還在於蟬意象所包涵的豐富的文化內蘊。
這首詩作於公元678年(高宗儀鳳三年)。
當時駱賓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後,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
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對偶句,在作法上則用起興的手法,以蟬聲來逗起客思,詩一開始即點出秋蟬高唱,觸耳驚心。
接下來就點出詩人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
三、四兩句,一句說蟬,一句說自己,用「那堪」和「來對」構成流水對,把物我聯繫在一起。
詩人幾次諷諫武則天,以至下獄。
大好的青春,經歷了政治上的種種折磨已經消逝,頭上增添了星星白髮。
在獄中看到這高唱的秋蟬,還是兩鬢烏玄,兩兩對照,不禁自傷老大,同時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時代,也何嘗不如秋蟬的高唱,而今一事無成,甚至入獄。
就在這十個字中,詩人動作比興的方法,把這分淒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出來。
同時,白頭吟又是樂府曲名。
相傳西漢時司馬相如對卓文君愛情不專後,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傷。
其詩云:「淒淒重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見《西京雜記》)這裡,詩人巧妙地動作了這一典故,進一步比喻執政者辜負了詩人對國家一片忠有之忱。
「白頭吟」三字於此起了雙關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層。
十字之中,什麼悲呀愁呀這一類明點的字眼一個不用,意在言外,充分顯示了詩的含蓄之美。
接下來五六兩句,純用「比」體。
兩句中無一字不在說蟬,也無一字不在說自己。
「露重」「風多」比喻環境的壓力,「飛難進」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響易沉」比喻言論上的受壓制。
蟬如此,詩人也如此,物我在這裡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
詠物詩寫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遙深」。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由於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雖在將近結束之時,還是力有餘勁。
第七句再接再厲,仍用比體。
秋蟬高居樹上,餐風飲露,沒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間煙火。
這句詩人喻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瞭解,相反地還被誣陷入獄,「無人信高潔」之語,也是對坐贓的辯白。
然而正如戰國時楚敢原《離一騷一》中所說:「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來替詩人雪冤。
「卿須憐我我憐卿」,意謂:只有蟬能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為蟬而長吟。
末句用問句的方式,蟬與詩人又渾然一體了。
這首詩作於患難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語多雙關,於詠物中寄情寓興,由物到人,由人及物,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是詠物詩中的名作。
好詩,不但要有詩眼,以放「靈光」,而且有時須作「龍吟」,以發「仙聲」。
試讀楊炯的《從軍行》,杜甫《蜀相》諸詩,兩詩若無「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樣的「龍吟」句殿後,直抒胸臆,剖獻「詩心」。
則全篇就木然無光了。
此詩亦然,尾聯詩人憤情沖天,勃發「龍吟」,噴出蘊蓄許久的真情:「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遂脫去了前三聯罩裹詩句的「蟬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潔純無瑕的報國誠心,這顆誠心恰如其《序》所說,乃「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
不以世俗更易秉性,寧飲墜露也要保持「韻姿」。
正是這裂帛一問,才使《在獄詠蟬》成為唐詩的卓犖名篇,超然於初唐諸宮體艷詩之上。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