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新五代史·周臣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王樸字文伯,東平人也。
少舉進士,為校書郎,依漢樞密使楊邡。
邡與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樸見漢興日淺,隱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邡為大臣,與將相一交一 惡,知其必亂,乃去郡東歸。
周世宗鎮澶州,樸為節度掌書記。
世宗即位,遷比部郎中。
世宗新即位,銳意征伐,已擾群議,親敗劉旻於高平,歸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
數顧大臣問治道,選文學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及《平邊策》,樸在選中。
而當時文士皆不欲上急於用武,以謂平定僭亂,在修文德以為先。
惟樸等言用兵之策,謂一江一 淮為可先齲世宗雅已知樸,及見其議論偉然,益以為奇,引與計議天下事,無不合,遂決意用之。
顯德三年,征淮,以樸為東京副留守。
還,拜戶部侍郎、樞密副使,遷樞密使。
世宗之時,外事征伐,而內修法度。
樸為人明敏多材智,非獨當世之務,至於一陰一陽一律歷之法,莫不通焉。
樸性剛果,又見信於世宗,凡其所為,當時無敢難者,然人亦莫能加也。
世宗征淮,樸留京師,廣新城,通道路,壯偉宏闊,今京師之制,多其所規為。
其所作樂,至今用之不可變。
其陳用兵之略,非特一時之策。
至言諸國興滅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並必死之寇,最後亡。」
其後宋興,平安四方,惟並獨後服,皆如樸言。
六年春,世宗遣樸行視汴口,作斗門,還,過故相李谷第,疾作,僕於坐上,舁歸而卒,年五十四。
世宗臨其喪,以玉鉞叩地,大慟者數四。
贈侍中。
(選自《新五代史·周臣傳》,有刪節)
【譯文】
王樸,字文伯,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
年輕時考中進士。
擔任校書郎,依附於漢樞密使楊邠。
楊邠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樸見後漢建立的時間較短。
後漢隱帝(劉承佑)年少軟弱,任用小人,而楊邠作為大臣,和將相的是關係不和睦,料知他一定會作亂,於是離開揚邠回到家鄉。
周世宗(柴榮)鎮守澶州時,王樸擔任節度掌書記,周世宗即位,.王樸又改任比部郎中。
周世宗剛即位,銳意征伐,排除眾議,親自在高平打敗了劉旻,回來後更加治理軍隊,慷慨豪邁,儼然有掃平天下的志向。
多次看望大臣詢問治國因之道,選拔文士徐台符等二十人,讓他們寫作《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及《平邊策》,王樸就在被選的行列中。
而當時的文士都不建議皇帝急於用兵。
認為平定叛亂,應該先修德,收買民心。
只有王樸認為一江一 淮地區可以首先平定。
周世宗從前就瞭解王樸,看到他高妙的論述後,更加認為他有奇才。
召來他一同商討天下太事,都合自己的想法,於是決心採用他的建議。
顯德(周世宗年號)三年,征討淮河地區,任命王樸為東京副留守。
回師後,加封他為戶部侍郎、樞密副使,又升樞密使。
周世宗時期,對外征討,對內修訂法度。
王撲聰明,才智很高,不只當世政務。
就是一陰一陽一律歷巧等方面,也沒有不精通的。
王樸性格剛直果斷,又被周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當時沒有誰敢責備的,然而也沒有誰能超過他;周世宗討伐淮河地區,王樸留守京師,增廣新城,開通道路,京城更加莊嚴宏偉。
現在京師的情況,大多是他規劃的。
他制定的音樂,至今還採用著,無法更改。
他上奏的用兵方略,也不是只能用在一時的策略。
他說的各國滅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要消滅的敵人,在最後滅亡。」
後來宋朝興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後臣服。
都像王樸說的一樣。
顯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樸巡視汴河口,建造斗門,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訪,疾病發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後就死了,時年五十四歲。
周世宗親臨了他的喪禮憑弔,用玉馘敲門地,大聲痛哭了好幾次。
追贈王樸為侍中。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