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李贄《高潔說》原文和翻譯
【原文】
高潔說
(明)李贄
予性好高,好高則倨傲(傲慢不恭)而不能下。
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勢仗富之人耳。
否則稍有片長寸善一點小的長處或好處,雖隸卒人一奴一(一奴一僕),無不拜也。
(駁傲慢不恭)
予性好潔,好潔則狷隘(心胸狹窄)不能容。
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趨勢諂富之人耳。
否則果有片善寸長,縱身為大人王公,無不賓也。
(駁心胸狹窄)
能下人(在人之下,降低身份),故心虛;其心虛,故所取廣;所取廣,故其人愈高。
然則言天下之能下人者,固言天下之極好高人者也。
予之好高,不亦宜乎!(立好高是應該的)
能取人,必無遺人;無遺人,則無人不容;無人不容,則無不潔之行矣。
然則言天下之能容者,固言天下之極好潔人者也。
予之好潔,不亦宜乎!(立好潔是應該的)
今世齷齪者,皆以予狷隘而不能容,倨傲而不能下,謂予自至黃安,終日鎖門,而使方丹山有好個四方求友之譏;自住龍湖,雖不鎖門,然至門而不得見,或見而不接禮者,縱有一二加禮之人,亦不久即厭棄。
是世俗之論我如此也。
殊不知我終日閉門,終日有欲見勝己之心也;終年獨坐,終年有不見知己之(遺憾)也,此難與爾輩道也。
(論證閉門謝客是因為無可見之客)
其頗說得話者,又以(以為,認為)予無目而不能知人,故卒為人所欺(為······所,表被動,「被」);偏愛而不公,故卒不能與人以終始。
彼自謂離(撥開)毛見皮,吹毛見孔,所論確矣。
其實視(比,表比較)世之齷齪者,僅五十步,安足道耶?夫空谷足音,見似人猶喜,而謂我不欲見人,有是理乎!第恐(只怕)尚未似人耳。
苟即略似人形,當即下拜,而忘其人之賤也;奔走,而忘其人之貴也。
是以往往見人之長,而遂忘其短。
非但(不只)忘其短也,方且(正將)隆禮而師事之,而況(何況)知吾之為偏愛耶!(再論閉門謝客並非心胸狹窄缺乏容人之量)
何也?好友難遇,若非吾禮敬之至,師事之誠,則彼聰明才賢之士,又曷肯(何肯,怎肯)為我友乎!必欲與之為友,則不得不致吾禮數之攏然天下之真才真聰明者實少也,往往吾盡敬事之誠,而彼聰明者有才者,終非其真,則其勢又不得而不與之疏(疏遠)。
且不但不真也,又且有奸邪焉,則其勢又不得而不日與之遠。
是故眾人鹹謂我為無目耳。
夫使我而果無目也,則必不能以終遠;使我果偏愛不公也,則必護短以終身。
故為偏愛無目之論者,皆似之而非也。
(三論毀我者說我無知人之明和存有偏心「皆似之而非也」。
)
今黃安二上人到此,人又必且以(將認為)我為偏愛矣。
二上人其務與我始終之,無使我受無目之名也。
然二上人實知余之苦心也,實知余之孤單莫可告語也,實知余之求人甚於人之求余也。
余又非以二上人之才,實以二上人之德也;非以其聰明,實以其篤實(淳厚樸實,忠誠老實)也。
故有德者必篤實,篤實者則必有德,二上人吾何患乎!(寫接見黃安二上人並非缺乏知人之明和存有偏心,不會擔憂和二上人相處不久。
)
二上人師事(像對待老師一樣)李壽庵,壽庵師事一鄧一 豁溪。
一鄧一 豁溪志如金剛,膽如天大,學從心悟,智過於師,故所取之徒(招收的門徒)如其師,其徒孫如其徒。
吾以是卜之,而知二上人之必能如我出氣無疑也,故作好高好潔之說以貽之(送他)。
(一交一 待寫此文目的。
)
翻譯
我性格喜歡高雅脫俗,喜好高雅脫俗便有傲慢不恭、不能降低身價之嫌。
但是,我不願降低身價,是不願在那些倚仗權勢和財富者面前降低身價啊;否則,哪怕稍有一點長處或好處的人,即使是別人的一奴一僕,我也沒有不願拜見的。
我的性格喜好心靈純潔,喜好心靈純潔便有心胸狹窄、不能容人之嫌。
但是,我雖有不能容人的毛病,不能容忍的卻是那些趨炎附勢、諂媚權貴富豪的人啊;否則,果真有一點小的長處或好處,縱使身為王公大人,沒有不把他當做朋友的。
能降低自己身價,所以虛心;虛心的人,所以收穫的就多,所以那人的品格也就更加高尚。
這樣看來,說天下能降低身份的人,原本說的就是天下最喜歡高雅情趣的人埃我愛好高雅情趣,不也適宜嗎!
能取人之長,一定不會遺留人家一點長處,不遺棄人家一點長處,沒有什麼人不能容納的;沒有什麼人不能容納,那心靈就沒有不乾淨的了。
這樣看來,說天下能容納他人的人,原本也說的是天下心靈極其純潔的人了。
我喜歡心靈純潔,不也很應該嗎?
現代社會骯髒齷齪,都認為我心胸狹窄、缺乏容人胸懷,傲慢不恭、不能屈居人下。
說我自從到了黃安以後,整天鎖著門讓方丹山有「好一個四方訪友不遇」的譏笑;自從住在龍湖後,雖然不鎖門,但是人家到門口卻遇不見人,抑或見著面也不以禮相待,縱然有一兩個以禮相見者,不久就厭棄了。
這些世俗人就是這樣談論我埃殊不知我整天閉門謝客,整天有想見見超過自己的人的思想啊;整年獨坐家中,整年都有見不著知己的遺憾埃這些很難和你們這些人談埃
那些很和我說得上幾句話的,又認為我缺乏知人的目光不瞭解人,所以最終被人欺騙;由於偏愛而待人不公,所以最終不能和人長久相處。
他自認為撥開毛髮便可看見皮膚,吹開絨毛便能看見毛孔。
他談的好像是正確的,其實和社會上骯髒齷齪者相比只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啊,哪值得談論呢?我猶如身居空寂的山谷中,聽見了腳音,見到了像人的動物還高興不已呢,居然說我不願見人,有這種道理嗎?只怕他們還沒有變成一人 啊!假使略微像人形,我當即下拜,忘記了此人的低賤;為之奔跑,忘掉了這人的尊貴。
因此,我往往見到人家的長處,忘掉了人家的短處。
不只忘掉他的短處,還將拿隆重的禮儀來像對待老師樣對待他,何況知道我這純屬一種偏愛啊!
為什麼呢?好友難以遇著啊,如果不是我尊敬禮儀的盡心,師侍的至誠,那麼,那些聰明賢德的才幹之人,又怎肯成為我的朋友呢!一定想要和他成為朋友,那就不得不盡到我隆重的尊敬的禮數。
可是,普天下真正有才學真正聰明的人實在少啊,往往我盡到了尊敬的誠意,而那些所謂的聰明的有才幹者,最終不是真的,那麼,從那情勢看又不得不和他疏遠啊;更何況不但不真,還是一些奸邪的小人呢,那從情勢來看,又不得不一天天地和他疏遠埃因此,大家都認為我有眼無珠。
假使我真的有眼無珠,那一定不能和他保持長久;假使我果真偏愛有私心,那一定終生護短。
所以認為我有偏心。
有眼無珠的談論,都屬於表面看來正確而實際是錯誤的。
現在黃安有兩位高人到這兒來,人們一定將認為我是出於偏心了。
二位高人他們務必和我始終保持友好關係,不要讓我受有眼無珠的罵名!二位高人實在瞭解我的苦衷,實在知道我的孤單和有苦難言啊,實在知道我求人超過人家求我埃我不僅因為二位高人有好的才幹,而實際上還因為二位高人有美好的品德啊;不僅因為他們聰明,而實在還因為他們淳厚樸實埃所以說,有美德者一定會淳厚樸實,淳厚樸實者一定有美德。
面對這二位高人,我還擔憂什麼不能相處長久呢!
二位高人跟從李壽庵學習 ,李壽庵跟從一鄧一 豁溪學習 。
一鄧一 豁溪志堅如鋼,膽大如天,學習 知識用心領悟,智慧超過了他的老師。
所以,他招收的門徒弟子一定像自己的老師,他的徒孫一定像自己的學生。
我憑這些來揣測,便可知道二位高人一定能像我一樣一個鼻孔出氣,這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我寫下了這篇好高好潔的文章來贈送他倆。
作者
李贄性格倔強,思想極為複雜,儒釋道兼而有之而實際上哪家也不算。
他以儒學為根基,但又非孔孟而反儒學(見《童心說》);雖曾剃髮為僧,但並非佛門弟子;雖有道家的思想元素但並不信仰道教。
他自己曾說:「不信道,不信仙、釋,故見道人則惡,見僧則惡,見道學先生則尤惡。」
他做過中央和地方官吏,但和上司及同僚始終處理不好關係。
他有潔弊,為人高慢,不願結一交一 俗人,常常閉門謝客。
對看不慣的人,就是頂頭上司,他也毫無顧忌地對著幹。
李贄為了反對儒學,對歷史人物作出了不與傳統見解苟合的評價。
稱秦始皇為「千古一帝」,譽武則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斷」的「聖後」。
李贄思想行為與時政相忤,最終以「敢倡亂道,惑世污民」的罪名被逮捕入獄。
獄中呼侍者剃髮,奪侍者剃刀割喉自一殺未死,兩天後方斷氣死去。
活76歲。
李贄一生朋友不多,但也有幾個莫逆。
在南京時,和王守仁的弟子王畿及泰州學派的羅汝芳過從甚密;湖北時,與黃安的耿定理關係很好;同後起之秀、反覆古主義的「公安三袁」相處也很不錯。
李贄為人狂放不羈,眼睛內摻不得沙子,因此被世人稱作傲慢不恭,度量狹窄,缺乏知人之明。
鑒於此,李贄寫下了《高潔說》一文。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