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史記《商君列傳》原文及翻譯(二)
司馬遷
【原文】
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
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商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
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
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
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是以聖人苟可以彊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孝公曰:「善。」
甘龍曰:「不然。
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
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一習一 而民安之。」
衛鞅曰:「龍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
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
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
杜摯曰:「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法古無過,循禮無邪。」
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
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校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
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
於是太子犯法。
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將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
明日,秦人皆趨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
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
其後民莫敢議令。
於是以鞅為大良造。
將兵圍魏安邑,降之。
居三年,作為築冀闕宮庭於鹹一陽一,秦自雍徙都之。
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
而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
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
平斗桶權衡丈尺。
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劓之。
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
【譯文】
孝公任用衛鞅後不久,打算變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議論自己。
衛鞅說:「行動猶豫不決,就不會搞出名堂,辦事猶豫不決就不會成功。
況且超出常人的行為,本來就常被世俗非議;有獨道見解的人,一定會被一般人嘲笑。
愚蠢的人事成之後都弄不明白,聰明的人事先就能預見將要發生的事情。
不能和百姓謀劃新事物的創始而可以和他們共享成功的歡樂。
探討最高道德的人不與世俗合流,成就大業的人不與一般人共謀。
因此,聖人只要能夠使國家強盛,就不必沿用舊的成法;只要能夠利於百姓,就不必遵循舊的禮制。」
孝公說:「講的好。」
甘龍說:「不是這樣。
聖人不改變民俗而施以教化,聰明的人不改變成法而治理國家。
順應民風民俗而施教化,不費力就能成功;沿襲成法而治理國家,官吏習慣而百姓安定。」
衛鞅說:「甘龍所說的,是世俗的說法埃一般人安於舊有的一習一 俗,而讀書人拘泥於書本上的見聞。
這兩種人奉公守法還可以,但不能和他們談論成法以外的改革。
三代禮制不同而都能統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
聰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約;賢能的人變更禮制,尋常的人被禮制約束。」
杜摯說:「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變成法;沒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換舊器。
倣傚成法沒有過失,遵循舊禮不會出偏差。」
衛鞅說:「治理國家沒有一成不變的辦法,有利於國家就不倣傚舊法度。
所以湯武不沿襲舊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換舊禮制而滅亡。
反對舊法的人不能非難,而沿襲舊禮的人不值得讚揚。」
孝公說:「講的好。」
於是任命衛鞅為左庶長,終於制定了變更成法的命令。
下令把十家編成一什,五家編成一伍,互相監視檢舉,一家犯法,十家連帶治罪。
不告發奸惡的處以攔腰斬斷的刑罰,告發奸惡的與斬敵首級的同樣受賞,隱藏奸惡的人與投降敵人同樣的懲罰。
一家有兩個以上的壯丁不分居的,賦稅加倍。
有軍功的人,各按標準升爵受賞;為私事鬥毆的,按情節輕重分別處以大小不同的刑罰。
致力於農業生產,讓糧食豐收、布帛增產的免除自身的勞役或賦稅。
因從事工商業及懶惰而貧窮的,把他們的妻子全都沒收為官一奴一。
王族裡沒有軍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冊。
明確尊卑爵位等級,各按等級差別佔有土地、房產,家臣一奴一婢的衣裳、服飾,按各家爵位等級決定。
有軍功的顯赫榮耀,沒有軍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顯榮。
新法準備就緒後,還沒公佈,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國都後邊市場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招募百姓中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給十金。
百姓覺得這件事很奇怪,沒人敢動。
又宣佈「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五十金」。
有一個人把它搬走了,當下就給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絕不欺騙。
事後就頒布了新法。
新法在民間施行了整一年,秦國老百姓到國都說新法不方便的人數以千計。
正當這時,太子觸犯了新法。
衛鞅說:「新法不能順利推行,是因為上層人觸犯它。」
將依新法處罰太子。
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罰,於是就處罰了監督他行為的老師公子虔,以墨刑處罰了給他傳授知識的老師公孫賈。
第二天,秦國人就都遵照新法執行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國百姓都非常高興,路上沒有人拾別人丟的東西為己有,山林裡也沒了盜賊,家家富裕充足。
人民勇於為國家打仗,不敢為私利爭鬥,鄉村、城鎮社會秩序安定。
當初說新法不方便的秦國百姓又有來說法令方便的,衛鞅說:「這都是擾亂教化的人」,於是把他們全部遷到邊疆去。
此後,百姓再沒人敢議論新法了。
於是衛鞅被任命為大良造。
率領著軍隊圍攻魏國安邑,使他們屈服投降。
過了三年,秦國在鹹一陽一建築宮廷城闕,把國都從雍地遷到鹹一陽一。
下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一居 一室。
把零星的鄉鎮村莊合併成縣,設置了縣令、縣丞,總共合併劃分為三十一個縣。
廢除井田重新劃分田塍的界線,鼓勵開墾荒地,而使賦稅平衡。
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
施行了四年,公子虔又犯了新法,被判處劓刑。
過了五年,秦國富強,周天子把祭肉賜給秦孝公,各國諸侯都來祝賀。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