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邊貢《縣令丞簿史題名碑記》原文及翻譯
【原文】
武鄉吳侯令一陽一信,以最1稱。
收令與丞與簿若2史者之姓名若干人列之碑,而樹之於其聽政堂之東,時正德辛巳夏四月之望也。
頃之,村父老十數輩,長眉曳筇杖,聚觀之,按其名而數焉。
至某也,則瞿焉,曰:「是某也,真父母也。
吾祖也,吾父也,嘗事焉。
吾賦稅外無私征焉,吾舉室休休焉。
吾兒時尚及見也。
今安得斯人者來焉,為父母焉。」
言已,則已慨焉,歙焉,啜啜焉,泣焉,咄3而思焉,爪其姓名弗忍移焉,恍焉若聆厥咳焉,蓋與坐斯人於縣堂而跪且拜焉者無以異也。
又數之曰:「某也,某也。」
則眾也漠焉,若弗聞焉。
又數之至某也,某也,則日:「是某也,三老4役焉,某也者廷掾5役焉,亦載名於斯也!」目以笑焉。
又數之至某也,則出口唾焉,曰:「是吏而盜者也。」
已,又嗔焉,怒焉,以杖戳焉,若將鏟其名。
無或以告野史氏。
野史氏喟焉,曰:「嘻!惡用是碑也乎哉!又惡用記乎哉!夫父老者之言斯盡矣。
雖然,不可以不記也,亦不可以不碑也。
使後之為令丞與簿若史者過而觀焉,將問之父老曰:『某循者乎?某良者乎?為若思也?某尋而常者乎?為若笑也?某酷者也?貪者也?為若怒焉者乎?』又思之曰:『後之父老之指吾名也,將嗔焉乎?唾焉乎?漠焉而已乎?』蓋問對之頃有感發焉,顧瞻之際有懲創焉,是侯之功也已。」
侯名琦,字汝器,丁丑進士。
其心也直以恆,其守也正以固,其政也仁以明,有父母一之 道焉。
征最以去,予固知後之父老之觀斯碑者,將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欺且慨焉,為之廟社以春秋焉,蓋不止恍焉若坐其人於縣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注】1最:古代考核政績的等級,以上等為最。
2若:和,與。
3咄:表示驚詫的歎詞。
4三老:古代掌教化的鄉官,幫助縣令、丞、尉推行政令。
5廷掾:縣的佐吏。
【譯文】
武鄉人吳侯任山東一陽一信縣令,以政績優異出名。
他收集了一陽一信縣歷年的縣令、縣丞、主簿和典史等若干人姓名,刻在石碑上,把石碑樹在縣衙聽政堂的東側,時間是正德辛巳年農曆四月十五。
很快,村裡十幾位眉毛長長的老人,拄著竹杖,聚在石碑前觀看,用手摸著碑上的名字數說著。
數到了某人的名字,這些老人就面露驚奇之情,其中一位說:「這個人,真的是父母官埃我的祖父、父親,曾經在他手下做事。
我們除了應繳的賦稅外,沒有繳過縣令私自徵收的稅,我們全家生活安閒。
我在小時候還見到過他。
如今從哪裡能找到這樣的人來當我們的父母官埃」說完,就已經感慨起來,接著唏噓起來,抽噎起來,默默地流著眼淚。
老人帶著驚奇的表情沉思著,手指摸著他的名字捨不得移動,恍然聽到了這個人的咳嗽聲,跟這個人在大堂上坐著,自己向他跪拜的情景一模一樣。
又有人指著石碑上的名字:「某人,某人。」
但眾人表情冷漠,好像沒有聽到過這個人。
又數到某人,某人,就說:「這個人,做過『三老』,這個人,做過廷掾,他們也在這碑上留名了啊!」老人們彼此對視著直笑。
又數到某人的時候,老人們就出口唾罵,說:「這人名義上是做官的,實際上是一個強盜。」
說完,又瞪著眼睛看著這個名字,怒氣沖沖,用竹杖戳著此人名字,像是要把它從石碑上鏟掉一樣。
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我,我對此有所感歎,說:「唉!哪裡用得著這塊碑啊!又哪裡用得著把這些人的名字都記錄下來啊!父老鄉親們的話已經把他們的為人都說得夠詳盡了埃雖然這樣,可還是不可不記下他們的名字,不可不樹起這塊碑。
因為這樣做可以讓後代做縣令、縣丞、主簿和典史的人,走過這裡時看上一看,去問一問父老:『我是清官嗎?我是好官嗎?我會被你們想念嗎?我是平庸的官嗎?會被你們嘲笑嗎?我是酷吏嗎?是貪一官嗎?會被你們怒罵嗎?』又想到:『後代的父老會指著我的名字怒目相視嗎?會唾罵我嗎?還是冷漠地對待我而已?』後代為官者問答之時有感慨,觀看這些人的名字的時候能讓自己警惕,這可是吳侯的功勞埃」
吳侯,名琦,字汝器,丁丑年的進士。
他始終保持著直率的性格,他的操守正直而始終不變,他的為政仁愛而清明,有父母官的風尚。
因為政績優異而被徵召離開了一陽一信,我知道後代的父老觀看這塊碑的時候,一定會摸著他的名字想念著他,會為他流淚,會唏噓,會感歎,會在春秋時節祭祀社神時紀念他,那就不止是恍然見到他坐在大堂上眾人朝他跪拜的樣子了。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