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三國誌·毋丘儉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毋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也。
正始中,儉以句驪數侵叛。
督諸軍步騎萬人出玄菟,從諸道討之。
句驪王宮將步騎二萬人,進軍沸流水上,大戰梁口。
宮連破走。
儉遂束馬縣車,以登丸都,屠句驪所都,斬獲首虜以千數。
句驪沛者名得來,數諫宮,宮不從其言。
得來歎曰:「立見此地將生蓬篙。」
遂不食□死,舉國賢之。
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宮單將妻子逃竄。
儉引軍還。
六年,復征之,宮遂奔買溝。
儉遣玄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有餘裡,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刊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
諸所誅納八千餘口,論功受賞,侯者百餘人。
穿山溉灌,民賴其利。
遷左將軍,假節監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轉為鎮南將軍。
諸葛誕戰於東關,不利,乃令誕、儉對換。
誕為鎮南,都督豫州。
儉為鎮東,都督揚州。
吳太傅諸葛恪圍合肥新城,儉與文欽御之,太尉司馬孚督中軍東解圍,恪退還。
初,儉與夏侯玄、李豐等厚善。
楊州刺史前將軍文欽,曹爽之邑人也。
驍果粗猛,數有戰功,好增虜獲,□徼一寵一 賞,多不見許,怨恨日甚。
儉以計厚待欽,情限好洽。
欽亦感戴,投心無二。
正元二年正月,有彗星數十丈,西北竟天,起於吳、楚之分。
儉、欽喜,以為己樣。
遂矯太后詔,罪狀大將軍司馬景王,移諸郡園,舉兵反。
迫脅淮南將守諸別屯者,及吏民大小,皆入壽春城,為壇於城西,歃血稱兵為盟,分老弱守城,儉、欽自將五六萬眾渡淮,西至項。
儉堅守,欽在外為遊兵。
大將軍統中外軍討之。
別使諸葛誕督豫州諸軍從安風津擬壽春,征東將軍一胡一 遵督青、徐諸軍出於譙、宋之間,絕其歸路。
大將軍屯汝一陽一,使監軍王基督前鋒諸軍據南頓以待之。
令諸軍皆堅壁勿與戰。
儉、欽進不得關,退恐壽春見襲,不得歸,計窮不知所為。
淮南將士,家皆在北,眾心沮散,降者相屬,惟淮南新附農民為之用。
大將軍遣兗州刺史一鄧一 艾督泰山諸軍萬餘人至樂嘉,示弱以誘之,大將軍尋自洙至。
欽不知,果夜來欲襲艾等,會明,見大軍兵馬盛,乃引還。
大將軍縱驍騎追擊,大破之,欽遁走。
是日,儉聞欽戰敗,恐懼夜走,眾潰。
比至慎縣,左右人兵稍棄儉去,儉獨與小弟秀及孫重藏水邊草中。
安風津都尉部民張屬就射殺儉,傳首京都。
屬封侯。
秀、重走入吳。
將士諸為儉、欽所迫脅□,悉歸降。
儉子甸為治書侍御史先時知儉謀將發私出將家屬逃走新安靈山上別攻下之夷儉三族欽亡入吳吳以欽為都護,假節、鎮北大將軍、幽州牧、譙侯。
(選自《三國誌》,有刪減)
註:束馬縣車,束馬,把馬蹄包起,防止馬滑倒;縣車,懸車,把車子鉤牢,以防脫落。
把馬腳裹起來,把車吊上山去。
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譯文】
毋丘儉傳,毋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縣人。
正始年間(240~249),毋丘儉認為高句麗不斷進犯邊境,於是率領大軍從玄菟出擊。
句麗王宮率兵二萬,進軍沸流水上游。
兩軍在梁口一交一 戰,宮被打敗。
毋丘儉把馬腳裹起來,把車吊上山去,收整陣容,登上丸都,在那裡血腥屠一殺 居民,殺死了數以千計的人。
句麗官吏得來反覆勸諫宮,宮不聽勸告,得來感歎說:「此地馬上就要遍地蓬蒿了。」
於是絕食而死。
全國都很感念他。
毋丘儉下令部下不許損壞得來的墳墓,不砍伐周圍的樹木。
得來的妻子兒子,都予以釋放。
宮自己帶著妻子兒子逃竄,毋丘儉班師而還。
正始六年(245),又討伐宮,宮逃到買溝。
毋丘儉派玄菟太守王頎追討,超過沃沮有一千多里,直至肅慎氏南界,在山石上刻記戰功,丸都之山,不耐之城,都留下石刻。
凡所捕獲、殺戮的有八千多人。
論功受賞,封侯的就有百餘人。
穿山修渠,引水灌溉,百姓受益不淺。
毋丘儉升為左將軍,持朝廷符節,都督豫州諸軍事,任豫州刺史,轉任鎮南將軍。
諸葛誕在東關作戰失利,朝廷下令讓諸葛誕和毋丘儉職位對換,諸葛誕為鎮南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
毋丘儉為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
東吳太傅諸葛恪包圍合肥新城,毋丘儉與文欽聯合抵抗。
太尉司馬孚統領中軍從東部解圍,諸葛恪只得撤退。
當初毋丘儉和夏侯玄、李豐關係很好。
揚州刺史前將軍文欽,是曹爽同邑之人,勇敢果斷,多次立下戰功,喜歡虛報俘虜人數,企圖獲得一寵一 賞,但朝廷往往不給。
因為文欽怨恨一天比一天重。
毋丘儉出於計謀,對文欽很好,兩人關係融洽。
文欽也感恩戴德,忠心不二。
正元二年(255)正月,天上出現幾十丈長的彗星,跨過西北天空,從吳、楚分界處開始。
毋丘儉、文欽十分高興,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候,於是借皇太后的口吻,下詔歷數大將軍司馬師的罪,發佈天下,舉兵反叛,脅迫淮南將守諸別屯者及百姓都進入壽春城,在城西設壇,對天發誓,滴血為盟,把老弱者留下來守城。
毋丘儉、文欽統率五六萬大軍渡過淮河,向西到達項地。
毋丘儉守城,文欽在城外保護。
大將軍司馬師統率大軍出兵討伐毋丘儉,另外派諸葛誕率豫州各路軍隊從安風津逼近壽春。
征東將軍一胡一 遵率青州、徐州的軍隊從譙、宋之間出擊,以斷絕毋丘儉的退路。
大將軍司馬師率兵駐紮汝一陽一,派監軍王基率前鋒諸軍據守南頓來等待毋丘儉的部隊。
司馬師下令各路軍隊都堅守陣地,不要正面一交一 戰。
毋丘儉、文欽等向前不能戰鬥,退後到壽春又怕遭到襲擊,前後無路,無計可施。
淮南將士,家鄉都在北邊,軍心渙散,相繼投降。
只有淮南新近歸屬的當地農民願意為他們打仗。
大將軍司馬師派兗州刺史一鄧一 艾統率泰山的各路軍隊有幾萬人到樂嘉。
裝出不堪一擊,用以誘使毋丘儉、文欽出擊。
大將軍司馬師很快率軍從洙地來到。
文欽不知是計,果然在夜裡想要襲擊一鄧一 艾。
等天亮,見兵馬強盛,才撤回軍隊。
司馬懿派驍騎將軍率領追擊,大破文欽,文欽逃走了。
這天,毋丘儉聽說文欽戰敗,擔心夜裡撤兵,人心渙散。
等到了慎縣,毋丘儉身邊的士兵逐漸逃離。
毋丘儉和小弟秀及孫重三人藏在水邊的草中。
安風津都尉的部屬張屬射殺了毋丘儉,將他的腦袋傳報京都。
張屬被封為侯。
毋丘秀、毋丘重二人逃到吳國。
凡是被毋丘儉、文欽所脅迫的許多將士,都投降了。
毋丘儉的兒子毋丘甸任治書侍御史。
起初,他得知毋丘儉要謀反,於是私下讓家屬逃到新安靈山上。
失敗後,毋丘儉的三族被誅滅。
文欽逃到東吳,吳任命文欽為都護、假節鎮北大將軍、幽州牧、譙侯。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