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明史·毛吉傳》原文及翻譯:毛吉,字宗吉,余姚人。景泰五年進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課外文言文》《明史·毛吉傳》原文及翻譯

課外文言文

《明史·毛吉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毛吉,字宗吉,余姚人。

景泰五年進士。

除刑部廣東司主事。

司轄錦衣衛。

衛卒伺百官一陰一事,以片紙入奏即獲罪,公卿大夫莫不惴恐。

公行請屬,狎侮官司,即以罪下刑部者,亦莫敢捶撻。

吉獨執法不撓,有犯必重懲之。

其長門達怙一寵一 肆虐,百官道遇率避馬,吉獨舉鞭拱手過,達怒甚。

吉以疾失朝,下錦衣獄。

達大喜,簡健卒,用巨梃搒之。

肉潰見骨,不死。

天順五年擢廣東僉事,分巡惠、潮二府。

痛抑豪右,民大悅。

及期當代,相率吁留之。

程鄉賊楊輝者,故劇賊羅劉寧一黨一 也。

已撫復叛,與其一黨一 曾玉、謝瑩分據寶龍、石坑諸洞,攻陷一江一 西安遠,剽閩廣間。

已,欲攻程鄉。

吉先其未至,募壯士合官軍得七百人。

抵賊巢。

先破石坑,斬玉;次擊瑩,馘之。

復生擒輝。

諸洞悉破,凡俘斬千四百人。

捷聞,憲宗進吉副使,璽書嘉勞。

移巡高、雷、廉三府。

時民遭賊躪,數百里無人煙,諸將悉閉城自守,或以賊告,反被撻。

有自賊中逸歸者,輒誣以通賊,撲殺之。

吉不勝憤,以平賊為已任。

按部雷州。

海康知縣王騏,雲南太和人也,日以義激其民,賊至輒奮擊。

吉壯其勇節,獎勵之。

適報賊掠鄉聚,吉與騏各率所部擊敗之。

薦騏,遷雷州通判。

未聞命,戰死。

贈同知,蔭其子為國子生。

成化元年二月,新會告急。

吉率指揮閻華、掌縣事同知陶魯,合軍萬人,至大磴破賊,乘勝追至雲岫山,去賊營十餘里。

時已乙夜,召諸將分三哨,黎明進兵。

會一陰一晦,眾失期。

及進戰,賊棄營走上山。

吉命潘百戶者據其營,眾競取財物。

賊馳下,殺百戶。

華亦馬躓,為賊所殺。

諸軍遂潰。

吉勒馬大呼止軍。

吏勸吉避,吉曰:「眾多殺傷,我獨生可乎?」

言未已,賊持槍趨吉。

吉且罵且戰,手劍一人,斷其臂。

力絀,遂被害。

是日,雷雨大作,山谷皆震動。

又八日,始得一屍一,貌如生。

事聞,贈按察使,錄其子科入國子監。

(選自《明史·毛吉傳》,有刪改)

【譯文】

毛吉,字宗吉,余姚人。

景泰五年中進士。

被授予刑部廣東司主事。

該司管轄錦衣衛。

錦衣衛卒窺伺百官的隱秘之事,有片紙之字上奏,官員即獲罪,公卿大夫無不驚恐不安。

他們公開請托,輕侮官員,就是因罪下到刑部的,也沒有人敢鞭打他們。

毛吉卻執法不撓,有罪的必定重懲他們。

錦衣衛長官門達仗著皇上的一寵一 愛,肆行殘虐,百官路上碰到他都避馬躲開,唯獨毛吉舉鞭拱手而過,門達很憤怒。

毛吉因病沒能上朝,被投進錦衣衛監獄。

門達大喜,挑選出健壯的士卒,用大木棍打他。

毛吉肉爛見骨,沒有死。

天順五年,毛吉升為廣東金事,分巡惠州、潮州府。

他痛懲豪門大族,百姓非常高興。

到期後他應該被替代,百姓紛紛挽留他。

程鄉賊人楊輝,是過去大盜羅劉寧的一黨一 羽。

本已受招撫,後又反叛,與一黨一 羽曾玉、謝瑩分別佔據寶龍、石坑等洞,攻陷一江一 西安遠,在福建、廣東之間搶掠。

後來又想攻打程鄉。

毛吉在他們沒到之前,招募壯士,加上士兵有七百人。

抵達賊人巢穴。

先攻破石坑,斬殺曾玉;再攻擊謝瑩,殺了他。

又生擒楊輝。

各洞都被攻破,共俘虜和斬殺一千四百人。

捷報傳到朝廷,憲宗升毛吉為副使,頒給璽書嘉獎慰勞。

毛吉被調去巡撫高州、雷州、廉州三府。

當時百姓遭賊人蹂一躪 ,數百里沒有人煙,各將領都閉城自守,有人報告賊情,反被將領所打。

有的人從賊人那裡逃回,常被誣陷為色勾通賊人,將他殺害。

毛吉不勝憤怒,以平賊為已任。

他巡行雷州。

有海康知縣王騏,是雲南太和人,每天以大義激奮他的百姓。

賊人來了便奮起抗擊。

毛吉覺得他們的勇氣節操雄壯,獎勵他們。

正好有報告說賊人來搶掠鄉村,毛吉與王騏各自率領所部擊敗了他們。

毛吉推薦王騏,升為雷州通判。

王騏還沒接到任命,即已戰死。

贈同知,庇蔭他的兒子為國子監生。

成化元年二月,新會告急。

毛吉率指揮閻華、掌縣事同知陶魯,合軍一萬人,到大磴擊破賊人,乘勝追到雲岫山,離賊營只有十餘里。

當時已經是半夜,毛吉召來諸將,將人馬分為三哨,黎明時進兵。

正好是一陰一天,眾人錯過出發時間。

到進戰時,賊人已棄營逃上山。

毛吉命令潘百戶佔領他們的營寨,眾人競相取財物。

賊人從山上馳下,殺死百戶。

閻華的馬也被絆倒,被賊人所殺,各軍於是潰敗。

毛吉勒馬大呼止住部隊。

官吏勸毛吉躲避,毛吉說:「眾人多被殺傷,我能獨自求生嗎?」

話沒說完,賊人持槍奔向毛吉。

毛吉邊罵邊戰,劍砍一人,斷了他一條手臂。

毛吉力量不足,終於被害。

這一天,雷雨大作,山谷都震動。

過了八天,才找到他的一屍一體,其貌如生。

事情傳到朝廷。

贈予他按察使,錄取他的兒子毛科入國子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課外文言文
四國為一(原文、譯文與賞析)文信侯欲攻趙(原文與譯文)宋及楚平(原文與譯文)濮陽人呂不韋(翻譯與賞析)或為六國說秦王(原文與譯文)猩猩嗜酒(原文、譯文、賞析)晉靈公不君(原文、譯文、評點)景公矜冠裳游(原文與譯文)游龍門記【原文、譯文與點評】秦攻宜陽(原文、譯文、欣賞)小偷獻技【原文與譯文】夜渡兩關記【原文、譯文】《呂氏春秋》寓言四則《虎與刺蝟》的譯文與賞析蘇代自齊獻書於燕王(原文與譯文)駒支不屈於晉(原文、譯文、鑒賞)《晏子僕御》原文及譯文趙文子冠(原文、譯文、鑒賞)裴佶姑父外廉內貪(原文及譯文)李林甫口蜜腹劍(原文及譯文)秦檜專橫跋扈(原文及譯文)治國必先富民(原文及譯文)治國猶栽樹(原文及譯文)陸贄論審察群情(原文及譯文)齊威王行賞罰(原文及譯文)治國不私故人(原文及譯文)孟子對滕文公(原文及譯文)晏子論「社鼠」(原文及譯文)唐太宗"五事"治天下(原文及譯文)用心不倦(原文及譯文)魏徵論隋煬帝(原文及譯文)創業與守成(原文及譯文)子奇治縣(原文及譯文)石柔《絕句》註釋翻譯賞析能言之鴨 譯文【陸龜蒙故事】豁然堂記(原文、譯文、點評)於令儀贈盜譯文孟嘗君聘於楚譯文鄭鄙人學蓋 譯文《醉翁談錄》節選翻譯未嘗一遇翻譯商湯見伊尹翻譯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翻譯《三戒》原文和翻譯《畫龍點睛》翻譯《陳諫議教子》翻譯《顏回好學》翻譯《呂蒙正不為物累》翻譯《吳宮遺事》翻譯《蕭穎士傲物自侮》翻譯《顧榮施炙》的全文翻譯渡者之言古文+翻譯+賞析《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不成》翻譯《範式守信》翻譯《景清借書》譯文《游白水書付過》原文和譯文宋文帝幸舊宮(註釋及譯文)山魅漆鏡(註釋及譯文)王僧虔重子侄(註釋及譯文)王僧虔誡子(註釋及譯文)陳暄嗜酒如命(註釋及譯文)陶淵明酒趣(註釋及譯文)《蘇亮傳》原文、譯文與評點《伍子胥出亡》原文與譯文楚絕齊齊舉兵伐楚(原文與譯文)謀略與雄辯寶典:戰國策精華全解析《論語》100則精讀吳太伯世家第一(原文·題解·註釋·譯文)江南逢李龜年(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春夜喜雨(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絕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江畔獨步尋花(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江雪(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尋隱者不遇(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楓橋夜泊(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漁歌子(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寒食(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滁州西澗(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塞下曲(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遊子吟(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竹枝詞(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烏衣巷(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望洞庭(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浪淘沙(題解·註釋·今譯·賞析)賦得古原草送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憶江南(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憫農(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憫農(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清明(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江南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山行(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清明(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秋夕(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樂游原(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商山早行(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元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泊船瓜洲(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梅花(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飲湖上初晴後雨(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惠崇《春江曉景》(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題西林壁(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夏日絕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示兒(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小池(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四時田園雜興(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春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題臨安邸(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遊園不值(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墨梅(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石灰吟(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朝天子·詠喇叭(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竹石(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己亥雜詩(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羊耽妻辛氏(原文·註釋·譯文)傅永(原文·註釋·譯文)郅都(原文·註釋·譯文)李姬(原文·註釋·譯文)司空圖(原文·註釋·譯文)張淳(原文·註釋·譯文)蘇綽(原文·註釋·譯文)陳軫(原文·註釋·譯文)范滂(原文·註釋·譯文)劉凝之(原文·註釋·譯文)虞延(原文·註釋·譯文)劉贊(原文·註釋·譯文)薛奎(原文·註釋·譯文)況鍾(原文·註釋·譯文)雷州盜記(原文·註釋·譯文)蘇瓊(原文·註釋·譯文)鮑勳(原文·註釋·譯文)竇固(原文·註釋·譯文)杜詩(原文·註釋·譯文)疏廣(原文·註釋·譯文)唐震(原文·註釋·譯文)曹彰傳(原文·註釋·譯文)趙普(原文·註釋·譯文)《與孫以寧書》譯文《仲兄字文甫說》譯文崔塗《除夜有懷》原文、譯文及賞析歐陽修《原弊》原文與翻譯張喬《書邊事》原文、譯文及鑒賞朱熹《百丈山記》原文和譯文柳宗元《石澗記》原文和譯文蘇軾《游蘭溪》原文、註釋、翻譯《記游松風亭》原文與譯文《卻至》譯文《游玉華山記》譯文《小洋》譯文《恆山記》譯文《子瞻和陶淵明詩引》譯文馬戴《楚江懷古》詩詞鑒賞《張復齋傳》譯文《馬伶傳》譯文《金聖歎先生傳》譯文《郝逢傳》譯文《鄭孝子傳》譯文《陸羽傳》譯文《王猛論》譯文《謝翱傳》譯文《潘半巖小傳》譯文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原文、譯文、鑒賞《世無良貓》原文、註釋、翻譯、寓意《論民本》原文及譯文《記與歐公言》原文、譯文及賞析馬戴《灞上秋居》原文、譯文及詩詞鑒賞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翻譯、鑒賞《山坡羊·驪山懷古》原文及翻譯曹操《蒿里行》原文、註釋、翻譯及賞析李商隱《北青蘿》原文、譯文及賞析《苟有用我者》原文及翻譯李商隱《涼思》原文、譯文及鑒賞《公鼐傳》譯文徐霞客《游雁蕩山日記》全文閱讀及翻譯《錢塘江夜潮》文言文翻譯李商隱《落花》原文、翻譯及賞析獄中與諸甥侄書《逍遙游》課本未選部分原文及譯文滕王閣序》及其翻譯、欣賞和典故王維《渭城曲》原文、譯文、鑒賞袁中道《游高梁橋記》原文及翻譯袁宏道《游高梁橋記》原文及譯文李商隱《蟬》原文、譯文、鑒賞《田子為相》導讀與翻譯溫庭筠《夢江南》原文及翻譯《王顧左右而言他》原文及譯文張藉《沒蕃故人》原文、譯文、賞析李白《靜夜思》原文、譯文、註釋、鑒賞劉禹錫《蜀先主廟》原文、譯文、賞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原文、譯文、鑒賞《雲陽館與韓紳宿別》原文、譯文、註釋及賞析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原文、譯文、賞析顧彥夫《村落嫁娶圖記》原文和譯文《義田記》原文、註釋、譯文及賞析《唐子畏墓誌銘》原文、註釋、譯文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原文、譯文及賞析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原文、譯文及賞析《河中石獸》原文註釋及翻譯《揚州郭貓兒》原文和翻譯《河中石獸》原文和譯文及點評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原文、譯文及賞析錢起《送僧歸日本》原文、韻譯、賞析錢起《送僧歸日本》原文、註釋、譯文劉長卿《新年作》原文和譯文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原文和譯文陳毅《梅嶺三章》原文及翻譯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原文和譯文1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原文和譯文菜根譚全文翻譯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詩詞鑒賞《郢人》原文和譯文劉長卿《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詩詞鑒賞劉長卿《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原文、譯文及鑒賞宋祁《玉樓春》原文及翻譯《清平樂·六盤山》原文譯文及賞析白居易《舟中讀元九詩》原文譯文及詩歌鑒賞李白《越中覽古》原文、譯文、賞析《對竹思鶴》原文譯文及賞析孟浩然《早寒有懷》原文、譯文、賞析李漁《芙蕖》原文及翻譯韓愈《答李翊書》原文和譯文《趙南星傳》譯文《皇甫真傳》譯文《治學》譯文《與韓荊州書》譯文《閻慶傳》譯文《胡質傳》譯文張大復《別水仙花說》原文及翻譯元史《張思明》翻譯(含原文)《趙儼傳》原文及翻譯《杭大宗逸事傳》譯文柳中庸《聽箏》原文及翻譯《〈黃子厚詩〉序》譯文《鄭元璹傳》譯文《顏氏家訓·治家篇》譯文《草橋》譯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