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原文和譯文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原文及譯文
1【原文】子曰:「富(1)而可求(2)也;雖執鞭之士(3),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述而》
【註釋】(1)富:指陞官發財。
(2)求:指合於道,可以去求。
(3)執鞭之士:古代為天子、諸侯和官員出入時手執皮鞭開路的人。
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職事。
【譯文】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於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
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
2【原文】子問公叔文子(1)於公明賈(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賈對曰:「以(4)告者過也。
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齲」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憲問》
【註釋】(1)公叔之子:衛國大夫公孫拔,衛獻公之子。
謚號「文」。
(2)公明賈:姓公明字賈。
衛國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處是「這個」
【譯文】孔子向公明賈問到公叔文子,說:「先生他不說、不笑、不取錢財,是真的嗎?」
公明賈回答道:「這是告訴你話的那個人的過錯。
先生他到該說時才說,因此別人不厭惡他說話;快樂時才笑,因此別人不厭惡他笑;合於禮要求的財利他才取,因此別人不厭惡他齲」孔子說:「原來這樣,難道真是這樣嗎?」
3【原文】7·16子曰:「飯疏食(1)飲水,曲肱(2)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述而》
【註釋】(1)飯疏食,飯,這裡是「吃」的意思,作動詞。
疏食即粗糧。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彎著胳膊。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
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4【原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
【譯文】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
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5【原文】子路問成一人 (1)。
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3)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一人 矣。」
曰:「今之成一人 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一人 矣。」
《憲問》
【註釋】(1)成一人 :人格完備的完人。
(2)臧武仲:魯國大夫臧孫紇。
(3)卞莊子:魯國卞邑大夫。
(4)久要:長久處於窮困中。
【譯文】子路問怎樣做才是一個完美的人。
孔子說:「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克制,卞莊子的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加以修飾,也就可以算是一個完人了。」
孔子又說:「現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這樣呢?見到財利想到義的要求,遇到危險能獻出生命,長久處於窮困還不忘平日的諾言,這樣也可以成為一位完美的人。」
6【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一溫一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季氏》
【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要思考的事:看的時候,要思考看清與否;聽的時候,要思考是否聽清楚;自己的臉色,要思考是否一溫一 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謙恭;言談的時候,要思考是否忠誠;辦事要思考是否謹慎嚴肅;遇到疑問,要思考是否應該向別人詢問;忿怒時,要思考是否有後患,獲取財利時,要思考是否合乎義的準則。」
7【原文】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1)也,無莫(2)也,義(3)之與比(4)。」
《裡仁》
【註釋】(1)適:音di,意為親近、厚待。
(2)莫:疏遠、冷淡。
(3)義:適宜、妥當。
(4)比:親近、相近、靠近。
【譯文】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做。」
8【原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子曰:「君子義以為上。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一陽一貨》
【譯文】子路說:「君子崇尚勇敢嗎?」
孔子答道:「君子以義作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
9【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述而》
【註釋】(1)徙:音xǐ,遷移。
此處指靠近義、做到義。
【譯文】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10【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見義不為,無勇也。」
《為政》
【註釋】【註釋】(1)鬼: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
這裡泛指鬼神。
(2)諂:音chǎn,諂媚、阿諛。
(3)義:人應該做的事就是義。
【譯文】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
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