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勉學》譯文
《勉學》參考譯文
通曉六經旨意,涉獵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強道德修養、勸勉世俗風尚,也仍不失為一種才藝,可以憑借它自我充實。
父親兄長是不能長期依賴的,家鄉邦國是不能永保無事的,一旦流離失所,沒有人來庇護周濟你時,就該自己想法子了。
俗話說:「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容易學到手而又可致富貴的本事,無過於讀書了。
世人不管他是愚蠢還是聰明,都希望認識的人多、見識的事廣,卻不肯去讀書。
這就好比想要填飽肚子卻懶於做飯,想要身子暖和卻懶於裁衣一樣。
那些讀書人,從伏羲、神農的時代以來,在這個世界上共認識了多少人,見識了多少事,對一般人的成敗好惡,他們看得很清楚,這固然不用說;就是天地鬼神的事,也是瞞不過他們的。
有客人對我發出詰問說:「那些手持強弓長戟,去誅滅罪惡、安撫百姓,以此博取功名爵位的人,我看是有的;那些闡釋禮儀,研一習一 吏道,匡正時尚,使國家富足,以此博取卿相官職的人,我看也是有的;而那些學問貫通古今,才能文武兼備,卻身無祿俸官爵,連妻子兒女都得挨餓受凍的人,卻是數也數不清。
這樣看來,對學習 哪裡值得那麼看重呢?」
我回答說:「一個人的命運是困厄還是顯達,就好比金、玉與木、石。
研一習一 學問,就好比琢磨金玉,雕刻木石。
金、玉經過琢磨,就比礦、璞更漂亮;一段木頭和一塊石頭,就比經過雕刻的醜得多,但怎麼能說經過雕刻的木、石就一定勝過未經琢磨的礦、璞呢?所以,不能拿一些有學問卻貧賤的人,去與一些無學問卻富貴的人相比。
況且,那些披掛鎧甲去當兵、口含筆管來充任小吏的人,身死名滅的人多如牛毛,脫穎而出的人少如靈芝草;現在,勤奮攻讀、修養品性、含辛茹苦而沒有任何益處的人就像日蝕那樣少見,而閒適安樂、追名逐利的人卻像秋荼那樣繁多,哪能夠把二者相提並論呢?況且我又聽說,『生下來就明白事理的是上等人,通過學習 才明白事理的是次一等的人。
』人之所以要學習 ,就是想使自己的知識豐富,明白通達。
如果說一定有天才存在的話,那就是出類拔萃的人。
作為將軍,他們在暗中就具備了與孫武、吳起相同的軍事謀略;作為執政者,他們先天就獲得了管仲、子產那樣的政治才幹。
雖然他們沒有讀過書,我也要說他們是有學問的。
現在你不能做到這一點,又不去師法古人的所作所為,那就好比蒙著被子睡大覺,什麼也看不見了。」
古代求學的人是為了充實自己,以彌補自身的不足;現在求學的人是為了向別人炫耀,只能誇誇其談。
古代求學的人是為了廣利大眾,推行自己的主張以造福社會;現在求學的人是為了自身需要,涵養德行以求仕進。
求學就像種果樹一樣,春天可以賞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實。
講論文章,就好比賞玩春花;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果實。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