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秋瑾《滿江紅》原文及譯文
【原詩】
小住京華1,早又是,中秋佳節。
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殘終破楚2,八年風味獨思浙3。
苦將儂,強派作蛾眉4,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5!算平生肝膽6,因人常熱,俗夫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
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7!
【作者簡介】
秋瑾(1875-1907),浙一江一 紹興人,別署鑒湖女俠。
自費留學日本,積極參加反對清朝封建統治的革命活動,並加入同盟會。
回國後創辦《中國女報》,宣傳革命。
後回紹興組織光復會,與徐錫麟分頭準備皖浙兩省起義,事發後被捕,堅貞不屈,六月六日就義於紹興古軒亭口。
【註釋】
1京華:京城之美稱。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彙集之地,故稱為京華。
2四面歌殘終破楚:此處用《史記·項羽本紀》中漢軍破楚的故事,來比喻說明自己終於衝破家庭牢籠。
3八年風味獨思浙:應為「獨思浙八年風味」的倒裝。
指作者在浙一江一 時過的貌似貴婦的生活,實則處於被一奴一役的地位。
4娥眉:漂亮的女人,美一女 。
指作者當時的貴婦人身份。
5烈:剛烈。
6肝膽:指真誠的心。
7青衫濕: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一江一 州司馬青衫濕」句,指眼淚打濕了衣服。
【翻譯】
我在京城小住時日,轉眼間就又到了中秋佳節。
籬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開,秋色明淨,就像剛剛擦洗過一般。
四面的歌聲漸歇,我也終如漢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籠,如今一個人思量著在浙一江一 時那八年的生活況味。
他們苦苦地想讓我做一個貴婦人,其實,我是多麼的不屑啊!
今生我雖然不能身為男子,加入他們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還要剛烈。
想想平日,我的一顆心,常為別人而熱。
那些俗人,心胸狹窄,怎麼能懂我呢?英雄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難免要經受磨難挫折。
在這莽莽紅塵之中,哪裡才能覓到知音呢?眼淚打濕了我的衣襟。
【欣賞】
這首詞是言志之作,表達了作者匡國濟世的凌雲志向。
1903年中秋節,秋瑾與丈夫王子芳發生衝突,從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門外泰順客棧,後由吳芝瑛出面調解,而秋瑾下決心衝破家庭牢籠,投身革命。
不久即東渡日本留學。
詞的上片寫與王子芳結婚八年,表面上過著富貴人的生活,實際上是「一奴一僕不如」的生活,如今與其決裂,突破家庭束縛,實現了「求自立」的願望。
「苦將儂,強派作蛾眉」進一步說明表面上過著貴婦人的生活,實則一奴一僕不如的「八年風味」。
「殊未屑」表明作者對貴婦人的生活,並不留戀,相反加以蔑視。
上片主要表達了作者自己初離家庭時的矛盾心情,別具匠心。
詞的下片寫作者雖有凌雲壯志,但知音難覓,不覺淚濕衣巾。
作者雖是女子,但「心卻比,男兒烈」,所以能衝破家庭牢籠。
平日她雖以肝膽相照,真誠懇切,但不為世俗所瞭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
現在離家以後,在大千世界中,何處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將會受到怎樣的折磨?想到這一點,不覺傷心落淚,也是很自然的。
這種擔心和憂慮,真實地反映了一個革命者剛踏上革命征一途的思想狀況。
這首詞的基調高昂,語言剛健清新。
通過層層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參加革命前的複雜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