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文言閱讀訓練:徐達傳
(來源:《語文大師報·高考版》)
徐達,字天德,少有大志。
太祖之為郭子興部帥也,達時年二十二,往從之,一見語合。
尋從破元兵於滁州澗,從取和州,子興授達鎮撫。
時張士誠已據常州,挾一江一 東叛將陳保二以舟師攻鎮一江一 。
達敗之於龍潭,遂請益兵以圍常州。
達以敵狡而銳,未易力取,乃離城設二伏以待,別遣將王均用為奇兵,而自督軍戰。
敵退走遇伏,大敗之,獲其張、湯二將,進圍常州,明年克之。
每歲春出,冬暮召還,以為常。
還輒上將印,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而達愈恭慎。
一日,帝與達之邸,強飲之醉,而蒙之被,舁1臥正寢。
達醒,驚趨下階,俯伏呼死罪。
帝覘之,大悅。
乃命有司即舊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曰「大功」。
十七年,太一陰一犯上將,帝心惡之。
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繼敕往勞,尋召還。
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
達言簡慮一精一。
在軍,令出不二。
諸將奉持凜凜,而帝前恭謹如不能言。
善拊循,與下同甘苦,士無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
尤嚴戢2部伍,所平大都二,省會三,郡邑百數,閭井宴然,民不苦兵。
歸朝之日,單車就捨,延禮儒生,談議終日,雍雍如也。
帝嘗稱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SPAN>(選自《明史·列傳第十三》卷一百二十五,有刪節)
【注】1舁:抬。
2戢:收斂,這裡指嚴格管理軍隊。
/SPAN> 1.下列選項中加點的「與」和例句中加點的「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SPAN>例句:帝與達之邸
A.洞庭之與京邑,不足為異也
B.吾與汝畢力平險
C.可得聞與
D.與下同甘
2.下列選項中加點的「之」與其他三項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太祖之為郭子興部帥也
B.敵退走遇伏,大敗之
C.進圍常州,明年克之
D.帝嘗稱之曰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1而達愈恭慎築2拔劍切而啖之
B.1尋從破元兵於滁州築2不拘於時
C.1乃命有司即舊邸前治甲第築2家祭無忘告乃翁
D.1婦女無所愛築2良人者,所仰望終身也
【參考答案】
/SPAN>1.B(例句中的「與」是連詞,譯為「和」。
A、D項中的「與」都是介詞,譯為「和」;C項中的「與」同「歟」,語氣助詞,「嗎」。
)
2.A(A項中的「之」是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其餘三項中的「之」是代詞,指代「他」或「他們」。
)
3.D(D項中的「所」都是助詞,構成「所」字結構。
A項,1句中「而」是連詞,表轉折,2句中「而」是連詞,表修飾;B項,1句中「於」是介詞,「在」,2句中「於」是介詞,表被動;C項,1句中「乃」是副詞,「就」的意思,2句中「乃」是代詞,「你的」。
)
參考譯文:
/SPAN>徐達字天德,小的時候有偉大的志向,太祖做了郭子興手下的將領,徐達時年二十二歲,投奔並跟著太祖,第一次談話就很投機。
不久跟著太祖在滁州澗打敗元兵,又跟著太祖攻取和州,郭子興授予徐達鎮撫的官職。
當時張士誠已經佔據了常州,挾持一江一 東叛將陳保二率領水軍攻打鎮一江一 。
徐達在龍潭打敗了他,就請求增加援兵來圍攻常州。
徐達認為敵人狡猾且士氣高漲,不能輕易地憑勇力去攻取,就在遠離城池的地方設兩處伏擊點以等待,另外派遣部將王均用率領奇兵,自己督促軍隊作戰。
敵人敗逃的時候遇見伏兵,伏兵大敗敵人,俘獲了張、湯二位將軍,進兵圍攻常州,第二年攻克了常州。
/SPAN>每年春天出京城,冬天快結束的時候就召還京城,這已成常事。
回來後皇帝總是賜予上將大印,設宴接見徐達,稱為布衣兄弟,而徐達更加恭敬謹慎。
一天,皇帝和徐達到了官邸,強迫徐達飲酒,而且讓他喝醉了,蒙上被子,抬到臥室安穩睡覺。
徐達醒來以後,驚慌地跑下台階,爬在地上連呼死罪。
皇帝暗中察看,非常高興,就命令有司在舊官邸前面修建了寓所,表彰他,立牌坊為「大功」。
十七年,太一陰一星侵犯了上將星,皇帝心裡討厭這件事。
徐達在北平病發背瘡,稍微好了點以後,皇帝派遣徐達的大兒子徐輝祖帶著賞賜前去慰問,不久召還到朝廷。
第二年二月,病情越發嚴重,就病死了,時年五十四歲。
徐達話少但考慮事情很全面。
在軍隊的時候,命令從不下達兩次。
諸將遵循命令謹小慎微,但徐達在皇帝面前恭敬謹慎,如同不能說話一樣。
善於安撫士兵,與下屬同甘共苦,士兵無不感恩,拚死作戰,因此所向披靡。
尤其嚴格管理軍隊,平定了兩個大都,三個省會,一百多個郡邑,城鄉平安,老百姓不苦於戰爭。
回到朝廷的時候,駕著單車回到家裡,對儒生很有禮節,談論終日,態度平和。
皇帝曾經稱讚徐達說:「接受命令而出,成功後凱旋,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愛女色,不貪圖財寶,正大光明,沒有瑕疵,和日月一樣光亮萬丈,只有徐達大將軍一個人而已。」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