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三國誌·魏書·劉劭傳》原文及翻譯
三國誌·魏書
【原文】
劉劭字孔才,廣平邯鄲人也。
建安中,為計吏,詣許。
太史上言:「正旦當日蝕。」
劭時在尚書令荀彧所,坐者數十人,或雲當廢朝,或雲宜卻會。
劭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猶占水火,錯失天時。
禮記曰諸侯旅見天子,及門不得終禮者四,日蝕在一。
然則聖人垂制,不為變豫廢朝禮者,或災消異伏,或推術謬誤也。」
彧善其言。
敕朝會如舊,日亦不蝕。
御史大夫郗慮辟劭,會慮免,拜太子舍人,遷秘書郎。
黃初中,為尚書郎、散騎侍郎。
受詔集五經群書,以類相從,作皇覽。
明帝即位,出為陳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稱之。
徵拜騎都尉,與議郎庾嶷、荀詵等定科令,作新律十八篇,著律略論。
遷散騎常侍。
時聞公孫淵受孫權燕王之號,議者欲留淵計吏,遣兵討之,劭以為「昔袁尚兄弟歸淵父康,康斬送其首,是淵先世之效忠也。
又所聞虛實,未可審知。
古者要荒未服,修德而不征,重勞民也。
宜加寬貸,使有以自新。」
後淵果斬送權使張彌等首。
劭嘗作趙都賦,明帝美之,詔劭作許都、洛都賦。
時外興軍旅,內營宮室,劭作二賦,皆諷諫焉。
青龍中,吳圍合肥,時東方吏士皆分休,征東將軍滿一寵一 表請中軍兵,並召休將士,須集擊之。
劭議以為「賊眾新至,心專氣銳。
一寵一 以少人自戰其地,若便進擊,不必能制。
一寵一 求待兵,未有所失也。
以為可先遣步兵五千,一精一騎三千,軍前發,揚聲進道,震曜形勢。
騎到合肥,疏其行隊,多其旌鼓,曜兵城下,引出賊後,擬其歸路,要其糧道。
賊聞大軍來,騎斷其後,必震怖遁走,不戰自破賊矣。」
帝從之。
兵比至合肥,賊果退還。
景初中,受詔作都官考課。
劭上疏曰:「百官考課,王政之大較,然而歷代弗務,是以治典闕而未補,能否混而相蒙。
陛下以上聖之宏略,愍王綱之弛頹,神慮內鑒,明詔外發。
臣奉恩曠然,得以啟蒙,輒作都官考課七十二條,又作說略一篇。
臣學寡識淺,誠不足以宣暢聖旨,著定典制。」
又以為宜制禮作樂,以移風俗,著樂論十四篇,事成未上。
會明帝崩,不施行。
正始中,執經講學,賜爵關內侯。
凡所選述,****、人物誌之類百餘篇。
卒,追贈光祿勳。
子琳嗣。
(選自《三國誌‧魏書‧劉劭傳》,有刪節)
【譯文】
劉劭,字孔才,廣平邯鄲人。
建安時以謀士身份來到許都。
太史向獻帝報告說:「今年正月初一將有日蝕。」
劉劭正在尚書令荀彧的住所,當時在座的有幾十人。
聽到這個消息時,大家議論開了,有的說應停止歲首的朝廟祭祀,有的說應廢除各地官員進京的朝會。
劉劭說:「梓慎、裨灶都是古代優秀的太史,精通曆法,善觀天象。
但他們在占卜吉凶時,也犯過不能準確推測天時的錯誤。
《禮記》說:諸侯按順序朝見天子,到了宮門卻無法舉行完朝見的儀式,這只能有四個原因,日蝕列其一。
既然這樣,那麼聖人傳下來的制度,不因為變異而預先廢止朝禮的原因是:或者災禍消除、轉移,或者推測有誤。」
荀彧覺得此言有理,於是下令朝會照常舉行。
當天也沒有發生日蝕。
經御史大夫郗慮推薦,劉劭任太子舍人,後又調任掌管圖書經籍的秘書郎。
黃初年間,他先後在曹丕左右擔任尚書郎和散騎侍郎,以輔助政務和規諫過失。
他曾受命彙集五經群書,分門別類,編纂成《皇覽》。
明帝曹睿即位後,他又出任際留太守,因治理有序,教化有方,而為百姓稱頌。
後又被授予騎都尉,與議郎庾嶷、荀詵等制定法令條規,編寫《新律》十八篇,撰寫了《律略論》。
被提升為散騎常侍。
當時傳聞公孫淵接受了孫權所授的燕王稱號,謀臣們紛紛提議派兵去討伐他。
劉劭則認為:「當初袁尚袁熙弟兄倆歸降公孫淵的父親公孫康被其斬首,公孫康把首級送給朝廷,這事表明了公孫淵祖上對朝廷的忠心,再說現在聽說的這件事是否確鑿,還有待調查。
古時聖賢求取處一女 之地,只修德政而不事征伐,是怕給老百姓增加負擔。
因此對公孫淵理應表示寬大為懷,讓他有所自新。」
後來,公孫淵果然斬殺了孫權派去的使臣張彌等,並把他們的首級送給了朝廷。
劉劭因寫有一篇《趙都賦》,頗受曹睿賞識,又聽令寫了《許都賦》、《洛都賦》。
當時魏國對外頻興軍事,對內大興土木,劉劭為此寫了兩篇賦,文內都含有對君主委婉曲折的勸諫。
明帝曹睿時,吳國的兵馬圍攻合肥,當時魏軍將士都在分批休假,征東將軍滿一寵一 請求中軍調撥援軍,並急召休假將士,以集中兵力抗擊敵軍。
劉劭在議論軍情時認為:「敵人剛剛攻到,用心專一,士氣旺盛,滿一寵一 帶著少數兵將在陣地上禦敵,倘若此時出擊,不一定能打勝仗。
滿一寵一 只要邊堅守邊等待援軍,就不會有什麼損失。
我看可以派五千步兵、三千一精一騎,大張旗鼓,虛張聲勢。
等到了合肥,便拉大行軍隊伍的距離,增添旗幟和戰鼓,以張聲勢,等把敵人引出,就斷其歸路,絕其糧道。
敵軍聽說魏國大軍已切斷了自己的後路,定會驚慌而逃,這樣,敵軍自然不戰而敗。」
曹睿採納了他的建議。
當魏軍逼近合肥,吳軍果然退兵回去了。
明帝景初年間(237~239),曹睿詔令劉劭負責制定考察官吏功過善惡的標準——《都官考課》。
劉劭完成任務以後上疏說:「考核百官,是國家政治的大事,但是歷朝歷代都未能實施,大都因為典章制度缺而未補,因此無法正確、明晰地分辨官員的好壞和才能的高低。
現在陛下以聖賢的宏圖大略,哀憐國家綱常的弛頹,詔令於外。
臣下承蒙皇恩,得以進行這項開創性的工作,制定了《都官考課》七十二條,又著有一篇《說略》。
臣下才疏學淺,實不足以弘揚您的旨意,編寫制定好這篇典章制度!」劉劭還認為應制定禮樂制度,以移風易俗。
於是寫了《樂論》十四篇,寫完了還沒來得及上呈,明帝就駕崩了,於是這事便沒有施行。
齊王曹芳時,劉劭執講經學,賜爵關內侯。
共撰寫《****》、《人物誌》等著作百餘篇。
死後,被追贈為光祿勳。
兒子劉琳繼承了爵位。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