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吳奎《將士郎揚州司法參軍時府君墓誌銘》原文及翻譯
【原文】
府君諱闕,字舜舉,世著籍彭城之滕縣。
君少舉進士,以父任太廟齋郎,不樂仕宦。
學通古今,重意氣然諾,西方之英才名士從之遊。
君雖隱居,常慨然而有憂世之志,見時事有未便者,輒以勸於朝廷,不敢為私議。
士大夫尤以此多之。
仁宗始封昇王。
君至京師,上書請問言事章,聖召對於便殿,進曰:「昇王宜日侍御所,預聞政事,以資其聰明。
且使天下早熟其睿。」
聞,帝心喜之。
執政者曰:「位卑而言高,僭也。」
罷之。
君曰:「致吾心而已矣,吾何求哉?」
李文定與君雅厚,先是,劉隨為諫官,以剛直忤,時擯於外。
文定時作相,有不足於隨者,不與之進。
君因曰:「公之為德也,奚於正則否?」
文定曰:「正人為誰?」
君曰:「劉隨也。」
文定嘉納其言,即選隨於朝。
夏戎叛,命君復詣闕,上攻守十有二,謂所見曰:「國家有事於邊鄙,師久無功,天下共其勞。
智者宜效其謀,勇者當致其力。
吾雖一命,微且遠,思慮所及,不可不自荊」是時,公卿重人如蔡文忠范補之輩十數公,皆與君一交一 厚善。
富丞相在東平,欲辟君參佐。
君曰:「吾老矣,不能事人。」
並帥孫元規復致意,亦以是辭焉。
嘉祐四年五月三日卒。
年七十有八。
君為人仁而尤孝。
先君卒京師,徒跣扶柩以歸。
居鄉里恂恂如也,唯謹而。
貲素贍而好施。
羈旅之士造者如歸,人一見者必曰「長者也」。
而彌知其所存必曰「君子也」。
矜寡廢疾,日月給薪餼,冬予苧絮。
歲饑出粟賑乏絕。
有遺稚乳於路,收而字之,多所濟活;死不能舉,為之衣櫬,凡掩藏暴胔且數千。
平生未嘗斷殺生物之命,昆蟲草芥之細莫之傷也。
將啟手足,顧諸子訓以孝悌忠恕,一不及於家事。
【譯文】
府君名叫闕,字舜舉,籍貫是彭城的滕縣。
時府君年輕時就考中進士,憑借父親的功績擔任太廟齋郎,不願意做官。
他的學問貫通古今,注重意氣,信守諾言,四方的英才名士都願意跟他交往。
他雖然隱居,但是常常慷慨自任,有憂國憂民的志向,看到有對國家不利的事情,便向朝廷進諫,不敢私下裡議論。
士大夫因此很稱讚他。
宋仁宗剛開始封昇王時,時府君到京師上書言事,宋真宗在便殿召見他,他進諫曰:「昇王應該每天在皇上的住所侍奉,以便預先聽聞政事,來增加他的聰明才智。
並且使下人早旱地知道他的聰慧。」
皇上聽了,心裡很高興。
朝廷掌權者說:「位置低的人卻談論職位高的人的事,這就是僭越。」
罷了他的官職。
時府君說:「能表達出我心裡的話來就夠了,我還有什麼要求呢?」
李文定與時府君的關係非常的深厚,開始時,劉隨做諫官,因為剛直觸怒了皇上,當時被摒棄在外地做官。
李文定做宰相時,不滿意於劉隨,不替他向上說好話。
時府君於是說:「你修養品德,符合公正和標準嗎?」
李文定說:「什麼樣的人是公正標準的人?」
時府君說:「劉隨。」
李文定讚賞並接受了他的話,立即選拔劉隨到朝廷做官。
西夏反叛,皇上命令時府君到朝廷來,府君獻上十二篇攻守策略,時府君對所見到的人說:「國家在邊境上連年作戰,但是很長時間沒有效果,天下人都遭受了勞頓。
有才智的人應該貢獻自己的計謀,有勇力的人應該貢獻自己的勇力。
我雖然只有一條命,地位低,官職小,但是思慮所能想到的,不能不主動為國家盡力埃」當時,像蔡文忠范補之等公卿重臣十幾個人,都和時府君交往很深。
富弼丞相在東平,想徵召他做參佐。
他說:「我年齡天了,不能侍奉人了。」
並且帶著孫子時元規再去表達謝意,也是用這些話來婉拒的。
嘉祐四年五月三日去世,年齡七十八歲。
時府君為人仁愛而且很孝順。
他的父親在京城去世,他徒步扶著靈柩送回來。
居住在鄉里,恭謹一溫一 順,只有謹慎罷了。
在財物方面,平常喜歡救濟幫助別人。
羈旅之人來拜訪他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樣一溫一 暖,人們一見到他就說「長者也」。
而更知道他所安慰幫助的人一定會稱呼他「君子也」。
孤寡老人、失去勞動能力和生病的人,他按時送去生活物資,冬天就給他們棉絮。
每年饑荒發生時,就拿出糧食救濟缺糧的人。
有養不起孩子丟棄在路上的就收養他們,救活了很多;家裡死了人窮得發不起喪的,就替他們買衣買棺材,總共掩埋那些暴一屍一荒野的人達幾千具。
平生沒有殘害過動物,昆蟲草芥那樣細小的東西也不去傷害它們。
將要離開人世,回頭向各位孩子教導要孝順愛幼忠誠寬恕,一點都沒提到家事。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