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四臣論》譯文
《四臣論》參考譯文
古代之所以能治理好國家,是因為有四類臣子。
有哪四類臣子呢?即社稷之臣、腹心之臣、諫諍之臣、執法之臣。
什麼是社稷之臣?他們的忠誠被朝廷上下信服,威望在朝廷內外之上,敵國聽說了他們就不敢有所圖謀,違法亂紀的人害怕他們而不敢發作,比如漢代的汲黯、吳國的張昭、唐代的郭子儀就是這類臣子。
什麼是腹心之臣?他們的學識足以把握天下時機,謀略足以成就天下大業,從容不迫,運籌帷幄,謀略制定出來而其他群臣卻渾然不解,計策制定下來而將軍卻沒聽說過,比如漢代的張良、陳平、魏國的荀彧、前秦的王猛就是這類。
什麼是諫諍之臣呢?糾正國君的錯誤,讓國君採納好的建議,不阿諛順從來取悅討好國君,不迎合來取悅國君,說正直的話,不做邪僻的事,敢於觸犯國君忌諱的事,國君發雷霆之怒而不驚,刑具擺在面前而不顧慮,比如像唐代的魏征、褚遂良、張九齡就是這類人。
什麼是執法之臣?他們走正直的路,辦事公道,不畏懼權貴,遇到奸佞之人必定舉報,遇到邪惡之人必定打擊,使豺狼狐狸屏住呼吸而不敢輕舉妄動,比如像漢代的王章、蓋寬饒、唐代的宋璟就是這類人。
社稷之臣奉獻忠誠,腹心之臣奉獻才智,諫諍之臣奉獻正直,執法之臣奉獻剛烈,這四類臣子,國家不可以一日沒有。
國家無社稷之臣,就無法抵抗大的災難;無腹心之臣,就無法圖謀大業;無諫諍之臣,就無法匡正大的過錯;無執法之臣,就無法剪除大的佞臣。
無法抵抗大的災難,國家必定險危;無法圖謀大業,國家必定衰敗;無法匡正大的過錯,國家必定昏暗;無法剪除大的佞臣,國家必定削弱。
所以古時國家興盛,未嘗沒有這四類臣子,而國家滅亡,未嘗有這四類臣子。
對待社稷之臣的方法,應當是以禮來尊重他們,給他高高的爵位、厚重的俸祿,即使他們說一些過激的言論也不能中傷、打擊他們,做一些不合規矩的瑣事也不能疏遠他們;那麼他們必定把國家的憂慮當做自己的憂慮,把國家的恥辱當做自己的恥辱,毅然以身殉節而心不變,這樣,國家的大災難就可抵抗住了。
對待腹心之臣,應當是以誠心推崇他們,略去煩瑣的禮節,坦誠地對待他們,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談心,他們所說的無不採用,所想要的東西無不給予,那麼他們必定竭盡思慮,提出取勝的計策,國家的功業就可圖謀了。
對待諫諍之臣,則應當以寬厚之心結一交一 他們,他們凡有所論奏,都要停下車子接受下來,賞賜財帛來旌表他們,即使他們言辭激烈直率也不發怒,即使他們言有指斥也不怪罪他們;那麼他們必定竭盡他們的正直而無諂曲的心做事,這樣國家政事中的缺點就會每天傳到國君耳中,君主視聽的路子就會越來越廣,這樣國家的大過錯也就可匡正了。
對待執法之臣,應當不因個人的偏愛阻撓他們的權力,不因譴責羞辱挫傷他們的銳氣,即使握有強權的人也不敢中傷他們,善進讒言的人也不敢詆毀他們,那麼他們必定精神振奮,雷厲風行,檢舉壞人無所迴避,來尊崇朝廷的威勢,這樣佞臣就可剷除了。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