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明史·王恕傳》原文及翻譯
明史
【原文】
王恕,字宗貫,三原人。
正統十三年進士,授大理左評事。
遷揚州知府,發粟振饑不待報,作資政書院以課士。
天順四年,以治行最,超遷一江一 西右布政使。
成化元年,南一陽一、荊、襄流民嘯聚為亂,擢恕右副都御史撫治之。
與尚書白圭共平大盜劉通,復討破其一黨一 石龍。
嚴束所部毋濫殺,流民復業。
遷兵部尚書。
考選官屬,嚴拒請托,同事者鹹不悅。
帝亦銜恕教直言,遵命兼右副都御史巡撫南畿。
所部水災,奏免秋糧六十餘萬石。
周行振貸,全活二百餘萬口。
二十年,復改恕南京兵部尚書。
先後應詔陳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權幸。
天下傾心慕之,遇朝事有不可,必曰「王公一胡一 不言也」?則又曰「公疏且至矣」。
已,恕疏果至。
時為謠曰:「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耍」孝宗即位,為吏部尚書。
陝西缺巡撫,恕推河南布政使蕭禎。
詔別推,恕執奏曰:「陛下以臣不肖,任臣銓部。
倘所舉不效,臣罪也。
今陛下安知禎不才而拒之?且陛下既以禎為不可用,是臣不可用也,願乞骸骨。」
帝乃卒用禎。
邱浚入閣,與恕不相能。
太醫院判劉文泰者,故往來浚家以求遷官,為恕所沮,銜恕甚。
恕裡居日,嘗屬人作傳,鏤板以行。
浚謂其沽直謗君,上聞罪且不校文泰乃自為奏,訐恕特中自比伊、周,於奏疏留中者,概雲不報,以彰先帝拒諫,無人臣禮。
恕以奏出浚指,抗言:「文泰無賴小人,此必有老於文學多一陰一謀者主之。」
帝下文泰錦衣獄,鞫之得實,因請逮浚、恕對簿。
帝心不悅恕,乃貶文泰御醫,責恕沽名,焚所鏤版,置浚不問。
恕再疏請辨理,不從,遂力求去。
聽馳驛歸,不賜教,月廩、歲隸亦頗減。
武宗嗣住,遣行人繼敕存問。
恕陳國家大政數事,帝猶詔報之。
正德三年卒,年九十三。
謚端毅。
(節選自《明史·列傳第七十》)
【譯文】
王恕,字宗貫,是三原人。
正統十三年考中進士,授官大理寺左評事。
(王恕)升任揚州知府,不等報批便發放糧食救濟饑民,興建了資政書院來督促讀書人。
天順四年,因為他治理地方成績最好,破格晉陞為一江一 西布政使。
成化元年,南一陽一、荊、襄流民結伙作亂,朝庭晉陞王恕為右副都御史去安撫治理。
王恕與尚書白圭共同平定了大盜劉通,又征討攻破了他的同一黨一 石龍。
王恕嚴格約束所轄部下不得隨意殺人,讓流民恢復舊業。
升任兵部尚書。
他考核選拔官員屬下,嚴厲拒絕請托,共事的官員都不高興。
皇帝也怨恨王恕多次直言(進諫),於是任命王恕兼任右副都御史巡撫南畿。
王恕所管轄地區遭受水災,他奏請免除了秋糧六十餘萬石。
四處巡察把糧食發放或借貸給災民,保全存活了二百多萬人。
成化二十年又改任王恕為南京兵部尚書。
王恕先後應詔陳說政事二十一次,建議三十九次,都是極力阻止權貴幸臣。
天下人都傾心仰慕他,碰到朝廷上議事有不同意見時,一定會說「王公為什麼不說話呢」?接著又會有人說「王公的奏章就要到了」。
話說完,王恕的奏章果然到了。
當時流傳民謠說:「南京十二部,只有一個王恕(敢說話)。」
孝宗即位,王恕擔任吏部尚書。
陝西巡撫缺位,王恕推薦河南布政使蕭禎。
皇帝下詔另外推舉,王恕拿著詔書說:「陛下不因為我沒有才能,任命我掌管吏部。
如果我推薦的人沒有成績,就是我的罪過。
現在陛下怎麼知道蕭禎沒有才能而拒絕任命他?況且陛下既然認為蕭禎不可用,就等於是我不可用,希望允許我退休。」
皇帝才最終任用了蕭禎。
邱浚進入內閣,同王恕不和。
太醫院判劉文泰,過去常進出邱浚家以求陞官,被王恕阻止,他非常怨恨王耍王恕居住鄉里時,曾經囑托人作傳,刻板印行。
邱浚說王恕沽取直名譭謗皇帝,如果皇帝知道後王恕的罪一定不會校劉文泰於是自己寫了奏章,攻擊王恕在傳記中把自己比作伊尹、周公,對於留在宮中的奏疏,一律說是皇帝不批復,用這種辦法來公開顯示先帝拒絕勸諫,沒有做人臣的禮儀。
王恕認為奏章出自邱浚的指使,反駁說:「劉文泰本是個無賴小人,這一定是有老於寫作並多一陰一謀的人主使他這樣作。」
皇帝把劉文泰投入錦衣衛監獄,審訊他得到實情,於是請求逮捕邱浚、王恕對證。
皇帝心裡不喜歡王恕,於是貶劉文泰為御醫,責備王恕沽名釣譽,焚燬王恕所刻印版,對邱浚不予追究。
王恕第二次上疏請求分辨道理,皇帝沒有聽從,王恕於是竭力請求辭職。
皇帝聽任王恕乘驛車回鄉,不賜於允許其退休的詔令,每月的廩食、每年的隸僕亦減少很多。
武宗繼位,派使者攜敕令慰問。
王恕陳述國家大政數件事,皇帝用優禮的詔書回復他。
王恕於正德三年去世,享年九十三歲。
謚號端毅。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