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劉基《尚節亭記》原文及翻譯
劉基
【原文】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義焉者,豈徒為玩好而已。
故蘭取其芳,諼草取其忘憂,蓮取其出污而不染。
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環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勵,或以之懲志而自警,進德修業,於是乎有裨焉。
會稽黃中立,好植竹,取其節也,故為亭竹間,而名之曰「尚節之亭」,以為讀書遊藝之所,澹乎無營乎外之心也。
予觀而喜之。
夫竹之為物,柔體而虛中,婉婉焉而不為風雨摧折者,以其有節也。
至於涉寒署,蒙霜雪,而柯不改,葉不易,色蒼蒼而不變,有似乎臨大節而不可奪之君子。
信乎,有諸中,形於外,為能踐其形也。
然則以節言竹,復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節立身者鮮矣。
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節立志,是誠有大過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節之時義,大易1備矣;無庸外而求也。
草木之節,實枝葉之所生,氣之所聚,筋脈所湊。
故得其中和,則暢茂條達,而為美植;反之,則為瞞為液2,為癭腫,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
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謂之節;節者,一陰一陽一寒暑轉移之機也。
人道有變,其節乃見;節也者,人之所難處也,於是乎有中焉。
故讓國,大節也,在泰伯則是,在季子則非;守死,大節也,在子思則宜,在曾子則過。
必有義焉,不可膠也。
擇之不一精一,處之不當,則不為暢茂條達,而為瞞液、癭腫、樛屈矣,不亦遠哉?
傳曰:「行前定則不睏。」
平居而講之,他日處之裕如也。
然則中立之取諸竹以名其亭,而又與吾徒游,豈苟然哉?
【注】1大易:指《易經》;2瞞液:竹身上溢出的汗液;下文中的「癭腫」,指竹身上生出的贅瘤;「樛屈」(樛:音「jiū」)指枝幹彎曲的壞草木。
【譯文】
古人栽種花草樹木是有所取義的,並非只為好玩罷了。
所以(栽)蘭花,是取它的芬芳;(種)諼草,是取它的名字含有忘憂的意思;(愛)蓮花,是取它生長在污泥裡,卻不染上污穢。
不只是花草樹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飾,用象牙做環圈,用傾斜的器具放在座位右邊作擺設(也是這個意思);有的人拿它來比擬美好的德行而藉以自勉,有的人拿它來懲戒不良 的想法而藉以自警;(這樣)在提高道德修養方面是有好處的。
會稽人黃中立,喜歡種竹子,是取竹有節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間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節亭」,作為讀書遊藝的地方,淡泊而無向外營謀的念頭。
我見了,很喜歡。
竹子這種植物,體質柔弱,當中還是空的,柔美卻不會被風雨摧殘折斷,原因是它有節。
至於經歷了冬天的嚴寒、夏天的酷熱,遭受了霜雪的侵襲,仍然枝幹不改,葉子不變,顏色依舊青青的,像是守住大節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
的確,內裡有什麼也會表現在外面,因為(天賦的真性)常常表現在形體上。
這樣,那麼拿節來說明竹子,還有比節更值得崇尚的嗎?
世風衰敗了,道德淪喪了,能夠憑借節操立身的人也少了。
中立有才能還沒有開始施展,卻早早地的因崇尚節操而立下志向,這真是具有大過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興呢?
關於「節」字的含義,在《易經》裡已解釋得十分充分了,用不著另外再尋求解釋。
花草樹木的節,確實是枝葉所生的地方,生氣聚集在那裡,筋脈也匯合在那裡。
所以得到這個節的中和之道,就可以暢旺茂盛,枝條通達,而長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這個中和之道,就變成流出汗液、生出贅瘤、枝幹彎曲的壞草木,因而戕害了它的生命。
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節氣;所謂節,就是一陰一陽一寒暑轉移的契機。
在人生旅途中遭到變故,人的節操就會顯露出來;所謂節,是人很難表現到恰到好處的,於是才有合乎中庸的(一個標準)。
所以:辭讓繼任國王之位,這件事是大節,在泰伯就做對了,在季子就沒有做對;堅持自始不變,也是大節,子思這樣做就適宜了,但曾子這樣做就太過了。
必定要看看怎樣才能合乎義,不可固執。
分辨得不一精一細,處理得不適當,就不能暢達通順,而變成流出汁液、生出贅瘤、枝幹彎曲的了。
這不就差太遠了嗎?
《禮記·中庸》的注書上說:「在做事前預先計劃好,就不致發生困惑。」
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處理起來就應對自如了。
那麼,黃中立取竹的含義來為他的亭子命名,且又和我們這些人一交一 游,又豈是無意義呢?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