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後漢書·崔駰傳》原文及翻譯
後漢書
【原文】
崔駰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
年十三能通《詩》、《易》、《春秋》,博學有偉才,盡通古今訓詁百家之言,善屬文。
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
常以典籍為業,未遑仕進之事。
時人或譏其太玄靜,將以後名失實。
駰擬楊雄《解嘲》,作《達旨》以答焉。
元和中,肅宗始修古禮,巡狩方岳。
駰上《四巡頌》以稱漢德,辭甚典美。
帝雅好文章,自見駰頌後,常嗟歎之,謂侍中竇憲曰:「卿寧知崔駰乎?」
對曰:「班固數為臣說之,然未見也。」
帝曰:「公愛班固而忽崔駰,此葉公之好龍也。
試請見之。」
駰由此候憲。
憲屣履迎門,笑謂駰曰:「亭伯,吾受詔一交一 公,公何得薄哉?」
遂揖入為上客居無幾何帝幸憲第時駰適在憲所帝聞而欲召見之。
憲諫,以為不宜與白衣會。
帝悟曰:「吾能令駰朝夕在傍,何必於此!」適欲官之,會帝崩。
竇太后臨朝,憲以重戚出內詔命。
駰獻書誡之曰:「竇氏之興,肇自孝文。
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豐以佐命著德,顯自中興。
內以忠誠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國,垂祉於今。
夫謙德之光,《周易》所美;滿溢之位,道家所戒。
故君子福大而愈懼,爵隆而益恭。
遠察近覽,俯仰有則,銘諸幾杖,刻諸盤盂。
矜矜業業,無殆無荒。
如此,則百福是荷,慶流無窮矣。」
及憲為車騎將軍,辟駰為掾。
憲府貴重,掾屬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駰以處士年少,擢在其間。
憲擅權驕恣,駰數諫之,及出擊匈一奴一,道路愈多不法,駰為主簿,前後奏記數十,指切長短。
憲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駰高第,出為長岑長。
駰自以遠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歸。
(節選自《後漢書》卷五十二)
【譯文】
崔駰字亭伯,涿郡安平人。
崔駰十三歲能通曉《詩經》、《易經》、《春秋》,博學有大才,盡通古今訓詁百家之言,會寫文章。
年輕時遊歷到太學,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
常以鑽研典籍為業,不遑做官之事。
當時有的人勸諫他說過於清靜無為,將會因為身後的名聲而失去現實的利益。
崔駰模仿楊雄的《解嘲》,寫了《達旨》來答覆他們。
元和年間,肅宗開始遵循古禮,巡視四方山嶽。
崔駰呈上《四巡頌》來稱頌漢德,辭藻十分典雅美妙。
皇上向來喜好文章,自從看了崔駰的《四巡頌》之後,常常感慨讚歎。
對侍中竇憲說:「你知道崔駰嗎?」竇憲答道:「班固多次對我說起他,但我沒有見過。」
皇上說「:你喜歡班固而忽略了崔駰,這是葉公好龍哩。
請試著見他。」
崔駰由此問候竇憲。
竇憲來不及穿戴拖著鞋子趕到門口迎接,笑著對崔駰說道:「亭伯,我奉皇上的命令和你一交一 朋友,你怎能先來接近我呢?」於是請他進來奉為座上客。
不多久,皇帝來到竇憲家。
當時崔駰正好在竇憲家,皇帝聽說後想要召見他。
竇憲勸諫皇帝,認為不宜與平民相見。
皇帝領悟道:「我能使崔駰朝夕在我身旁,何必在此見面!」正想請他做官,碰到皇帝駕崩。
竇太后掌朝,竇憲以貴戚身份出入傳遞詔命。
崔駰獻書告誡他說:「竇氏的興起,從孝文帝開始。
長君、少君以淳厚賢淑守道,成名在先日;安豐侯竇融(竇憲的祖父)以佐命大德,顯赫於中興之時。
在內心以忠誠使自己地位堅固,在外以法度自我約束,最終享有福運封國,傳福至今。
謙德之光,《周易》所讚美;滿溢之位,道家所戒備。
所以君子福大卻更加恐懼,爵位高而更加謙恭。
看遠近,低頭抬頭都有法則可循,銘刻在幾杖之上,刻記在盤盂之間。
兢兢業業,不懈怠不荒廢。
這樣,就享有百福,流傳無窮。」
等到竇憲做了車騎將軍,召崔駰做掾吏。
竇憲府尊貴權重,掾屬三十人,都是從前的刺史、俸祿二千石的官員,只有崔駰沒有做過官且年少,提拔在其中。
竇憲擅權驕橫放縱,崔駰多次勸諫他。
等到出擊匈一奴一時,竇憲在道路上更加不守法度。
崔駰做主簿,前後奏記數十次,切中要害。
竇憲不能容忍,逐漸疏遠了他,因為知道崔駰是高第出身,讓他出為長嶺縣長。
崔駰自認為被疏遠,不得志,於是不上任而回家。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