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左傳《晉侯賞從亡者》原文及翻譯
左傳
【原文】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懷無親,外內棄之。
天未絕晉,必將有主。
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
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對曰:「言,身之文也。
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
遂隱而死。
晉文公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選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譯文】
晉文公賞賜跟從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談爵祿,爵祿也沒有輪到他。
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共九人,現在只有國君在世了。
惠公、懷公沒有親人,國內外都厭棄他們。
上天沒有斷絕晉國的後嗣,就一定會有君主。
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國君是誰?實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幾個人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不是騙人嗎?盜竊別人的財物,還叫他做小偷,何況竊取上天的功勞當作自己的功勞呢?下面的人讚美他們的罪過,上面的人獎勵他們的欺詐,上下相互欺騙,就難以和他們相處了。」
他的母親說:「何不也去請求爵祿?就這樣死了,怨誰?」
介之推回答說:「明知是錯誤而傚法它,罪過更要加重了。
而且我發出過怨言,不吃國君的俸祿。」
他的母親說:「也要讓國君知道這件事,怎麼樣?」
介之推回答說:「言語,是身上的裝飾品。
身子將要隱藏,哪裡還要用言語去裝飾它?這樣做,就是為了顯露自己了。」
他的母親說:「能夠像你說的這樣去做嗎?我和你一塊兒隱居。」
於是母子倆隱居到死。
晉文公尋找他沒有找到,就以綿上作為介子推的封地,說:「以此銘記我的過失,並且表彰善良的人。」
【註釋】
晉侯:指晉文公,即重耳。
介之推:晉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獻公:重耳之父。
二三子:各位,幾個人。
指跟隨文公逃亡的人。
子是對人的美稱。
蒙:欺騙。
懟:怨恨。
尤:責備,譴責。
食:第一個是動詞,第二個是名詞,指俸祿。
文:裝飾。
綿上:古地名,春秋晉地,今山東省介休東南。
義:動詞,讚美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