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郁離子·祛蔽》原文及翻譯
劉基《郁離子》寓言故事
【原文】
瓠裡子之艾,謂其大夫曰:「日君之左服病獸,人曰得生馬之血以飲之可起也。
君之圉人使求僕人之驂,僕難,未與也。」
大夫曰:「殺馬以活馬,非人情也,夫何敢?」
瓠裡子曰:「僕亦竊有疑焉。
雖然,亦既知君之心矣,願因而有所請。
僕聞有國者必以農耕而兵戰也,農與兵孰非君之民哉?故兵不足,則農無以為衛;農不足,則兵無以為食,兵之與農猶足與手,不可以獨無也。
今君之兵暴於農而君不禁,農與兵有訟,則農必左,耕者因矣,是見手而不見足也。
今君之圉人,見君之不可無服,而不見僕之不可無驂也。
昔者陳一胡一 公之元妃大姬好舞,於是宛邱之人皆拔其桑而植柳,僕竊為君畏之。」
【譯文】
瓠裡子到了艾地,對那裡的大夫說:「往日國君的左服馬病倒了,人們說用了活馬的血喝了就可以治好。
國君的圉人派人要殺我的驂馬,我拒斥,沒有給。」
大夫說:「用殺馬來救馬,這不合乎人情,那怎麼敢呢?」
瓠裡子說:「我私下裡也感到疑惑了。
即使如此,也已經瞭解國君的心了,想由此而有所告誡。
我聽說執掌國政的人須依靠農耕和兵戰,農夫和兵士哪個不是國君的百姓呢?由於兵力不足,那麼農夫就沒有安全保障;農耕不足,那麼士兵就沒有糧食吃了。
士兵和農夫相比就像腳和手一樣,不可缺少一個。
如今國君的士兵對農夫施暴行,而國君卻不禁止,農夫和士兵發生訴訟案件,而農夫必定失敗,耕田的人困窘了,這是只見手而不見腳埃現在國君的圉人,只見國君不可沒有左服馬,卻不見我不可沒有驂馬。
從前陳一胡一 公的元配夫人一大姬喜歡舞蹈,於是宛邱一帶的人們都拔了那裡的桑樹而植上了柳樹,我內心擔憂怕國君也會這樣去做。」
【註釋】
1艾(ai):古地名。
春秋吳艾邑,西漢置艾縣。
治所在今一江一 西省修水縣西。
《左傳‧哀公二十年》:「吳公子慶忌驟諫吳子,曰:『不改,必亡。
』弗聽。
出居於艾,遂適楚。」
亦指年長;老。
古代對老年人的尊稱。
《楚辭‧九歌‧少司命》:「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王逸註:「艾,長也。」
2圉(yu)人:《周禮》官名。
掌管養馬放牧等事。
亦以泛稱養馬的人。
《周禮‧夏官‧圉人》:「圉人掌養馬芻牧之事。」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使圉人駕,寺人御而出。」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僕皆惆悵。」
清‧戴名世《北行日紀序》:「寢纔安,而圉人已趣之起矣。」
3元妃:指國君或諸侯的嫡妻。
《左傳‧隱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
杜預註:「言元妃,明始適夫人也。」
《後漢書‧皇后紀序》:「晉獻升戎女為元妃。」
《晉書‧禮志中》:「前妻為元妃,後婦為繼室。」
4宛邱:即宛丘,地名。
古宛丘地為春秋時陳都,秦置陳縣,隋開皇初改稱宛丘縣,清為淮寧縣,即今河南淮一陽一縣。
傳縣東南有宛丘,高二丈,但久已平沒,不可考。
《詩‧陳風‧宛丘》:「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
即指此丘。
毛傳,即宛丘,春秋陳國都,今河南淮一陽一縣。
一說,四方高中央低為宛丘。
小議:
重兵輕農,有手無足。
治國之道在於均衡,考慮問題須要周全,不可偏頗。
切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倘若顧此失彼,厚此薄彼,必將捉襟見肘,弊端百出。
分類:未分類項